google除了使用了linux之外为linux贡献了多少?标题:Linux的未来是Google
Google已经开始为进入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缓慢而又稳健的步伐,Linux的世界是时候该振作起来了。我曾经认为Ubuntu注定要带领Linux进入主流,但是现在看起来更像是Google(而不是Canonical)将成为第一个挑战微软的Linux经销商。
Google 向操作系统界的迁移如此缓慢,以至于业界观察家们已经对此漠不关心了。当这个公司发布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的时候,看起来非常有趣。在手持设备上使用Linux没什么新意,并且(除了Google的参与)没有理由期望它能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发财。但是现在,世界上有超过三百万用户手中的大约 20种不同种类的Android手机——还有即将在2010年发布的另外大约30种设备——很显然Google的手机操作系统现在看起来不可忽视。
.
.
对内核:Red Hat、IBM和Novell对Linux内核贡献最大。google必然修改过linux内核,这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谁听说过google对linux内核有过贡献,提交过补丁?显然应该提交过,但是从来没有听过,说明少之又少,和google的大公司形象不符。
对clib:clib是系统的基础。Android/chrome的clib并不是gnu-libc,而是google自家的clib,一招废了开源界10数年的功夫。当然gnu-libc也是有问题的,例如为运行速度优化而使占用硬盘空间增大。但是还有一个缩小版的gnu-libc可用,为什么偏偏要用自家的clib?
对桌面:除了吵吵嚷嚷地出了个google desktop外,或者出了一些google desktop let之外没有什么动静。没有对X环境,gnome,libglib提交过多少代码。可以所说google根本不需要一个桌面,所以也不会为这些提交补丁。千呼万唤的google输入法也不见动静。
对python:之前我们一直以为python的坚定支持者是google,但错了。google除了坚定支持js(可能是js的某个框架)之外,什么都不那么坚定。google为python做了什么呢?另起炉灶,以前就传闻google嫌python的解析器太慢,又舍不得python的良好语法和如此多的组件,于是乎另起炉灶自己开发一个解析器。估计是开发了之后还是不够块,所以就干脆抛弃。
对系统整体:google终于耐不住了,发布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和一个“云系统”。这两个是什么呢?四不像。除了那些最忠贞的gfans之外没有人会认为这两个是linux系统。(记住linux系统的全称GNU/Linux,gnu工具集+linux内核)
对服务器:google使用的服务器绝不是apache,而自家使用的web服务器却始终不肯开源。而google的sql服务器是什么呢?
----------
google对开源有什么贡献呢?除了是开源软件的最大用户之一,别无。你说呢?那么为什么要把整个linux的未来托付给这个几乎对linux没有对少贡献的人呢?
------
linux的未来在社区,至少不在google。
参考:《大教堂和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