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最新ubuntu/linux/开源新闻或者其它IT相关资讯
回复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467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1

帖子 yq-ysy » 2022-01-14 9:27

消息来源:
https://www.sohu.com/a/516429752_11498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许诺)1月13日,在线举行龙芯中科首届LoongArch生态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倪光南在致辞中表示,采用自主知识产权龙芯架构的龙芯3A5000/3C5000L等国产CPU,已经在我国各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倪光南指出,国产软硬件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不可用”“可用”“好用”三个阶段,如今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系统(龙芯架构)的发布,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成果。他希望龙芯等国产CPU开展协同攻关,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国家网信事业的坚强底座。
图片
“芯片IP、软件生态、芯片生产”是中国芯片产业的三大痛点,也是中国科技产业打通内循环的三大堵点。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在致辞中表示,一个优秀的生态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开放,越开放合作伙伴越多。二是兼容,把合作伙伴的工作形成合力。三是优化,通过系统优化而不仅仅是CPU升级来提高性能。伴随龙芯LoongArch自主指令集以及3A5000/3C5000L芯片的问世,龙芯中科实现了顶层架构、指令功能以及ABI标准等全方位自主设计。

龙芯中科副总裁张戈则透露,已有近百家厂商推出了数百款基于LoongArch的龙芯桌面、服务器、网安、密码等产品,龙芯牵头成立了龙芯生态适配服务产业联盟,目前已经有70余家适配中心和相关机构加入,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适配服务联动体系。龙芯采用开放合作的合作模式,从芯片IP、OS内核、主板技术等基础核心技术上提供广泛支持。合作厂商的产品在龙芯平台上适配,形成面向各个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467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国产CPU“龙芯”打造开源生态 独立于Wintel和AA体系

#2

帖子 yq-ysy » 2022-01-14 10:03

消息来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TKFINEI0514R9KD.html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刘育英)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13日表示,龙芯中科将携手合作伙伴,构建独立于Wintel体系(微软-英特尔)和AA体系(安卓-ARM)的自主生态,该生态基于龙芯自主研发的指令集。

龙芯中科是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成立的。2021年,龙芯中科正式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oongArch自主指令集”,并基于此指令集上市新一代3A5000/3C5000L芯片,该芯片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并内置国密算法和可信模块,实现了自主与安全的深度融合。

胡伟武说,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软硬件界面,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石,一种指令系统承载了一个产业生态。如X86指令系统承载了桌面计算机和服务器产业,ARM指令系统承载了手持移动终端产业。中国的信息产业可以基于国外指令系统做产品,但不可能基于国外指令系统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龙芯中科推出自主指令集,意味着彻底打破由Wintel及AA国外厂商主导的基于指令集及芯片设计的生态体系,填补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对芯片要求性能优异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白。

在13日举办的龙芯中科首届LoongArch生态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系统(龙芯架构)的发布,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成果,希望龙芯等国产CPU开展协同攻关,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国家网信事业的坚强底座。

据介绍,基于龙芯LoongArch自主指令集已经初步构建了基础软件技术体系。BIOS、内核、GCC编译器、Java虚拟机、浏览器、媒体播放器等操作系统核心模块已经完成向LoongArch的迁移,统信操作系统、麒麟操作系统、龙蜥操作系统、WPS办公软件、微信、360浏览器等均已支持LoongArch。

目前,龙芯自主生态建设的主要瓶颈从性能不足转向软件生态不够丰富。龙芯中科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在上游开源社区建立LoongArch分支,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得到上游开源社区支持后,LoongArch生态将随社区自动演进,极大丰富支持LoongArch的软件版本,大幅减少软件迁移适配工作。
supernan
帖子: 688
注册时间: 2007-10-29 10:58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3

帖子 supernan » 2022-01-14 18:54

我等普通电脑用户用上国产CPU等N年后吧
onlylove
论坛版主
帖子: 5254
注册时间: 2007-01-14 16:23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4

帖子 onlylove » 2022-01-14 23:09

supernan 写了: 2022-01-14 18:54 我等普通电脑用户用上国产CPU等N年后吧
想用现在就可以买,除了价钱有点贵,京东淘宝都有,想买玩具可以考虑福珑2.0,3a4000的一个小盒子,不过如果有3a5000版本就好了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467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5

帖子 yq-ysy » 2022-01-16 15:21

消息来源:
https://www.sohu.com/a/516850076_121305238
事实上国产芯片设计公司龙芯中科已经宣布未来所有的龙芯芯片都会使用基于RISC特性的LoongArch指令集,
并且龙芯中科还宣布对外免费开放LoongArch指令集,欢迎业内的芯片设计公司使用LoongArch指令集。

基于RISC特性设计的LoongArch指令集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比如龙芯中科最新的龙芯3A5000已经能够通过二进制翻译来运行Windows系统上的32位游戏。
虽然目前只能够运行一些小游戏,但这也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RISC特性设计的LoongArch指令集还可以兼容ARM架构和X86架构,可以很好的解决国产芯片没有软件可用的尴尬境况。
头像
百草谷居士
帖子: 3936
注册时间: 2006-02-10 16:36
系统: debian12/xubuntu2404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6

帖子 百草谷居士 » 2022-01-16 18:29

兼听起来很牛逼啊
debian 12.5 / xubuntu 24.04

为何热衷于搞发行版的多,搞应用程序开发的少?Linux最多余的就是各种发行版,最缺的就是应用程序,特别是行业应用程序。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467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7

帖子 yq-ysy » 2022-01-16 20:11

消息来源:
https://www.sohu.com/a/515679680_100123330
在麒麟等芯片上,华为已经采用了自研的达芬奇NPU架构,
如今,华为又推出了全新的电视芯片Hi373V110,虽然定位中低端,但其采用了华为自研的RISC-V CPU。
这意味着在芯片指令集上,华为也采用了另外一种途径,
因为用RISC-V指令集来研发芯片,能够降低对ARM的依赖,从而在芯片研发上不受影响。

经过将近2年的突破,消息称,麒麟芯片有了新进展:
麒麟830处理器和麒麟720处理器将会在今年推出,其采用14nm制程的工艺,是国产的。
也就是说,在生产制造工艺上,华为联合国内厂商将实现突破,而华为芯片自研之路一直都没有停下来,
除了麒麟830处理器和麒麟720处理器外,新的PC芯片将出。
头像
百草谷居士
帖子: 3936
注册时间: 2006-02-10 16:36
系统: debian12/xubuntu2404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8

帖子 百草谷居士 » 2022-01-17 8:01

那就是说,华为的麒麟系列和龙芯并不兼容?
debian 12.5 / xubuntu 24.04

为何热衷于搞发行版的多,搞应用程序开发的少?Linux最多余的就是各种发行版,最缺的就是应用程序,特别是行业应用程序。
头像
zzugyl
帖子: 356
注册时间: 2011-03-07 17:26
系统: Ubuntu 20.04.3 LTS

Re: 倪光南:国产CPU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开展协同攻关

#9

帖子 zzugyl » 2022-01-18 14:17

华为的麒麟是基于armv8指令集授权的,龙芯现在是自研指令集loongarch,两个没啥交集。如果要说兼容,也是UOS层面来和芯片厂商联合做兼容。
RISC-V开源都可用,为啥都不用这个呢?非要凑arm的热闹。都是没自信自己基于risc-v做生态吧,被逼无奈了才来。
阿里的玄铁芯片就是RISC-V指令集的,自己用没问题,也是生态难造。
常在深闺人未识 一朝成名天下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