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2:12
match123f
如题。(原题为:“大家对鸿蒙怎么看?”因为写偏题了,所以标题就顺手改了。如题说的是原题。)

我发这个帖子,主要是因为我对鸿蒙长期有负面情绪,可我又没用过鸿蒙,或者说,在手机自动更新鸿蒙之后,马上用华为手机助手降到了安卓。

其次是因为在首页最顶端看到一则新闻,从而将我很喜欢的Ubuntu和很讨厌的鸿蒙,微信,“安装量”宣传凑在了一起,引爆了我的情绪,使我忍不住注册一个帐号来大发议论。
yq-ysy 写了: 2025-07-27 21:18 2025年7月27日,晚上21点,微信“原生鸿蒙版”安装量超1000万!
2025年微信“原生鸿蒙版”增长路线:
6月4日,突破500万,
6月15日,超600万,只花了11天。
7月1日,超过700万,花了15天。
7月12日,超过800万,花了12天。
7月23日,超过900万。花了11天。
7月27日,超1000万,仅花了4天。

...(原文略)

据微信鸿蒙版基础功能负责人anqi此前介绍,团队的最终目标是让鸿蒙系统的微信在功能和体验上全面对标安卓与iOS版本,并力争在部分方面超越iOS平台的表现。
[鸿蒙]

我对鸿蒙的态度如过山车。鸿蒙最开始出消息的时候,很是在用“国产操作系统”来宣传,于是我马上就反感了(我打心底里一直以为,国产OS无非都是抄袭换皮的)。
后来得知鸿蒙要开源,态度又转好一些。
后来,看着B站有人从鸿蒙的应用安装包里拆出了Android Sdk的影子,又很感到恶心了。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搜索开源鸿蒙,看到有位知乎博主煞费苦心解释OpenHarmony(开源,据说只是内核)、Harmony(闭源,据说是在内核上架起AOSP)、Harmony Next(闭源,据说是要完全自主,脱离安卓生态),当时已经漠然了。

我算是比较和互联网脱钩的了。我对国产OS的印象,差不多是5年前的印象。那时,很多国产OS都是Linux为核心的,却各种大力宣传“自主产权”“国产”,我很是嗤之以鼻。所以看到鸿蒙,深度之类的都条件反射了。我现在想,或许,国产OS仅能做到这个地步,算是一种自然规律吧:那些特立独行的黑莓系统等等,最终都迎接着自己的灭亡。
[微信]
现在的安卓软件,尤其是很多国产软件,从大小上就让我深感恶心:起步100M,动辄几GB。.反观920编辑器,5.22MB;KDE Connect,3个月前更新,8.14MB;手机里从F-Droid下的(用国内镜像)最轻量的软件lWS,54.09KB;最庞大的软件Joplin,143MB。微信一直以“小而美”著称,可是...
这段文字本应删去,是因为我查到微信安装包大小是245MB(华为应用市场),拼多多28.1MB。显然,不能仅从安装包大小出发来衡量,不然PS可比Krita臃肿了10倍。(心中的答案,500MB->5GB。有天闲极无聊去apt-rdepends krita,统计下来将近三四百兆,RaspiOS)
[下载量比较]
我最痛恨的莫过于无端的下载量比较了。在市场搜索框上打出“we”,微信251亿,咸鱼96亿,拼多多623亿,红果免费短剧15亿...(只弹了4个软件)全国人民也就14亿上下吧,每人有个3部手机也姑且算作正常吧,在现在的商业体系中,每个人都用上一款软件也可以吧。然而,也就42亿而已。这种数字的信度,不言而喻。我又生出些猜想:既然大软件的下载量都是十亿以上,那么,这种下载量的比较,到最后会不会只剩下水军经费,甚至应用市场平台经费的较量呢?

[Ubuntu中文论坛]
在Linux相关的论坛还是头一次见到宣传鸿蒙的。或许,是我混迹论坛才几个月吧,见识短浅。在中国Linux公社上搜索鸿蒙,结果说:“No posts found. Please try a different search.(主站)”“对不起,没有找到匹配结果。(论坛)”。泡在LibreOffice中文论坛和问答站里,一大批用LibreOffice打开doc,ppt,xls的,但是就不见有人去讨论跟办公套件无关的东西。
从我的角度看,真心觉得鸿蒙和Ubuntu相差甚远。OpenHarmony几乎是纯纯的物联网系统,没人去为之装一个桌面;Harmony也没人去装到虚拟机或者电脑上,而甚至MacOS都有人做黑苹果镜像,于是还能和Ubuntu沾上丝毫的关系(恕我大意了,没注意到鸿蒙开发工具中的模拟器)而Harmony,Harmony Next都闭源了,而且都是手机系统,跟Ubuntu的关系真的很难看出来(本质上都是linux为核心而已),为什么有必要收录这篇文章呢?

[总论]
似乎世间操作系统之争,最终唯Unix与NT之争。Linux Is Not UniX,darwin也不是,OpenHarmony也不是Unix,但本质上还是一个类群;Windows NT 自然只归微软,但连我这市科技馆的各种小玩意,都配了一台又一台Win7。
所谓开源、自由、专有之争,国产、自主产权之争,都已经脱离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身。我发些议论的话:评判一个系统的好坏,到底还是该抛弃这些浮华东西,去看看它在功能上到底好在哪里;性能、安全、稳定性上究竟有何异同;而且要看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不是让开发者考虑,是用户评判的时候该考虑)。虽然,我会因为新疆棉花事件停用Notepad++,因为收费停用Adobe,因为Anaconda闭源而毅然选择pyenv+自建venv,但软件的品质就在那里,不是这些外延可以动摇的。
于是,与其比较,还不如不比较,少一点追求极限,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那就用呗;大道至简,能用就行,何须最好。你说,国产软件流氓;那么,我就多找找简洁的软件。于是,自由开源软件,以其最意想不到的理由——实用性,和普罗大众挂上了钩。

再申:我没有使用鸿蒙的经验,所以这就变成了一篇毫无技术的论战帖子。希望有鸿蒙使用经验的朋友补充一些在系统特性上的经历和感受,谢谢。
同时,我也缺乏论坛使用的经验,不知道论坛应该发些什么,希望大家放声批评我的观点。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0:19
yq-ysy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2:12 如题"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原题为:“大家对鸿蒙怎么看?”因为写偏题了,所以标题就顺手改了。如题说的是原题。)
……
于是,与其比较,还不如不比较,少一点追求极限,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那就用呗;大道至简,能用就行,何须最好。[/size]
在网上常常能看见这样一句话:“需要有不同的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不能总是一个声音说了算”,
其本意(也许、应该)是善良的——避免垄断独裁、发扬民主、让弱者也有机会参与决策……
但极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些“不同观点”表达者,他们的“立场、起因、根源”是什么?
很不幸,99%都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自私自利”。
如果你不赞同他的观点,就会被他扣上“你是既得利益者、何不食肉糜”的大帽子。

一个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每个人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
树长大了、叶子多了,就会为了争夺阳光而起冲突:
顶层的叶子挡住了底层叶子的光线,邻近的叶子会互相排挤、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有没有办法:让每一片叶子都能“公平、均等、无差别”地享受阳光?——有,那就是“浮萍”。
在小池塘里,每一片浮萍都静静地平躺着,很公平、绝对均等、毫无差别,彼此没有冲突。
前提是:没有风浪。但凡有点小波动,也会有“高低不平、人踩人”的情况出现。
所以,夏虫不能语冰,浮萍也不能语江河大海,只能语池塘。
大树能活几百年,纵然有狂风暴雨,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在各自的本位上,都能自然生老病死。
浮萍嘛,得看情况,天天祈祷无风无灾,自己不要被一个浪头拍到岸上。

所以,
立场不同,视角就不同;
视角不同,观点就不同;
观点不同,方向就不同;
方向不同,路径就不同;
路径不同,结果就不同。

中华文化从古至今都推崇“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就是基于“大树”这个立场。
从“叶子”的角度看,为自己争夺多一点阳光,这是“很正常、很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事。
从“树根”的角度看,要让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尽可能地活得长一些,避免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一棵大树,是一个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有分工的社会统治和管理体系。大树的根,扎得很深,
每一片叶子虽然也有高低不等,但他们都能在高高的树上,看到浮萍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风景。

在网上又常常能看见这样一首讽刺“有国才有家”的打油诗,说反语:“先有墙才有砖……”
那我就问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民众,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国在哪里?
今天,2025年7月30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200多万民众,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国在哪里?
那首打油诗的逻辑是“积少才能成多、成为形状、成为语义”,乍一看似乎有点道理,
但那首打油诗是错误地把“个人利益”作为后续一切的“基础”,以此来突出“维护我的利益”的重要性。
那首打油诗的创作者并不知道:因果关系不是“一条线”的单向影响,而是“一个循环”的相互影响。

在不同的阶段,因果循环的“相互影响”作用力是不同的,只拿一部分来作结论,是片面的。
如果你是一个人到山里开荒种地,这当然是“先有砖后有墙”的很好例子;
后来,你娶了老婆,二人,很民主;生了孩子,三人,完了,你开始独裁了,凭什么管教孩子?
这个例子就表明,因果关系不能“一条线”单向地走到底,这在逻辑上是会出问题的。
为什么不能“一条线”走到底?因为你的“立场”变了,所以你的“视角、观点、方向、路径、结果”就变了。

再说“独裁统治”这件事,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个个都是“不管百姓死活、拼命剥削、自己享乐”的吗?
到底是“治国明君”多?还是“亡国昏君”多?有没有形成一个“自动纠错”的机制?
——这里要注意:纠错,靠谁来纠错?
是要靠“人”来纠错,不是靠“法规、制度”,因为法规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的。
大家可以翻阅一下历史,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夺权,后来幸亏有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良臣,
看准时机,废了吕后安排的皇帝,另外推举了远在边疆的刘恒为帝,也就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那么,这个执行纠错的人,他的决策又是基于什么思想来的?他的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是:从教育中来。从孩童时、幼年时、少年时、青年时,一系列的教育中来。
有人又质疑:这和“洗_脑”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在于:你做的一切是为了”自私自利“?还是为了“大家”?
不同的“立场”,教育出来的人,他的“视角、观点、方向、路径、结果”就不一样。
很幸运,我们中国的教育,从古自今都是“为了这棵大树”,不是“自私自利”。
看看天安门左右两块牌匾吧: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所以,面对一个“不以赚钱为人生目的”的人,你是不可能赢的,因为处在不同的赛道,目标也不一样。

回到“鸿蒙系统”这个话题上,鸿蒙系统的“目标”——不是为了取代安卓、而是“万物互联”。
在“万物互联”这个目标上,安卓系统有天生的缺陷,无法弥补,只好重写,于是诞生了鸿蒙系统。
从个人的角度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当然没错,只不过要花时间等待而已。
等到了“万物互联”普及的那一天,他发现鸿蒙系统比安卓系统好用,他当然就会换用鸿蒙系统。
问题是:“万物互联”是一天就能实现、明天就能普及的吗?总得有个发展过程吧?
系统的发展,需要培养生态,那总得先有个人用吧?个个都不用鸿蒙系统,怎么培养生态?

我是1998年开始学习Linux系统的,2008年开始用Ubuntu,也曾经为普及Linux生态出过不少力。
2025年6月,我购买了华为Nova 14手机,出厂自带原生鸿蒙系统。
我不是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工作和生活并不依赖手机来完成,所以感觉原生鸿蒙系统是够用了。
我不懂写程序,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也乐于为原生鸿蒙系统的生态发展作一点小支持。
不为自己,只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4:28
match123f
yq-ysy 写了: 2025-07-30 10:19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2:12 如题"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原题为:“大家对鸿蒙怎么看?”因为写偏题了,所以标题就顺手改了。如题说的是原题。)
……
于是,与其比较,还不如不比较,少一点追求极限,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那就用呗;大道至简,能用就行,何须最好。[/size]
在网上常常能看见这样一句话:“需要有不同的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不能总是一个声音说了算”,
其本意(也许、应该)是善良的——避免垄断独裁、发扬民主、让弱者也有机会参与决策……
但极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些“不同观点”表达者,他们的“立场、起因、根源”是什么?
很不幸,99%都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自私自利”。
如果你不赞同他的观点,就会被他扣上“你是既得利益者、何不食肉糜”的大帽子。

...(为节省篇幅,只取了段首和段尾,没有强调的意思)

我是1998年开始学习Linux系统的,2008年开始用Ubuntu,也曾经为普及Linux生态出过不少力。
2025年6月,我购买了华为Nova 14手机,出厂自带原生鸿蒙系统。
我不是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工作和生活并不依赖手机来完成,所以感觉原生鸿蒙系统是够用了。
我不懂写程序,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也乐于为原生鸿蒙系统的生态发展作一点小支持。
不为自己,只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总评为第9条:我们的话题错开了点。既然您的新闻是在手机鸿蒙上截图而来,我想,我们讨论的应该是目前手机上存在的鸿蒙OS,即Harmony,而非OpenHarmony或Harmony Next。OpenHarmony旨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部分,而Harmony有助于万物互联的终端部分。鸿蒙手机系统的生态和OH的生态是必须分开讨论的,这是由物联网的架构所致。物联网总体上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是物联网设备的“物”,应用是终端设备,评判两者的生态主要以功能为基础。你要给机器狗装OH还是别的,这是制造商管的,不是用户管的。用户只需知道机器狗的性能即可做出选择,因此OH的生态是高于普通用户的,不是个人的薄力所能动摇的。个人的决策力,总体上还是在手机鸿蒙的选择。因此,我原本希望本文重点讨论手机鸿蒙。

同时批判我自己:竟然整一个只讨论当下鸿蒙,不讨论宏观鸿蒙的帖子,纯以为事物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软件的生命体特征。

写完本文之后,我发现自己真不是一点半点的抬杠。不过,这大概就是我的性格吧。

接下来分段评论您的观点。

1. 赞同。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从市场(或者说:西方经济学)中可见,追求社会极端效率的结果就是财富分配极端的不公。从西方民主政治的明面(阳光的一面)看,民主就是让要每一个人都有权参与政治,进而伸张自己的利益。既然如此,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才有了诉求,有了对国家的诉求,以国家的意志画出最大同心圆,这样就可以让个人的“私利”和国家的“大义”相统一,这和我们一直在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相合的。
不过,说”不幸“二字倒是不至于,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利,每个人又都身处国家,并且又上面的论证中可知,私利和国利并非矛盾冲突的关系。评判一个事物好坏,归根结底是要放到语境中的,即:要考虑事物的外延。”杀人”很恐怖,“杀敌”“杀民”却才能衍生出好坏,于是不应该由“杀人”直接定论,这点程炼教授讲得比我更清楚些。至于“大帽子”,实在是因平台而异,由于我实在和互联网脱节,国内很多媒体软件我都不用,所以不知道现状。

2. 不赞同。浮萍最大的问题是:把自己置于水面之上,置水下的动植物于死地,即使是对自己平等,也是对他人不公。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这是上文已说的,而这就是一个自然的证明。就我家花园的树木看,那些被大树遮挡的小草,也一样有自己的生存方法;树叶的话,我常看山上的松树,那些缺了点阳光的树叶,也一样照常生长。反之,把阴生的拿去太阳下晒,把多肉的拿去灌满水,然后与撒哈拉沙漠的仙人掌比它们的资源孰多孰少,这是没有意义的。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是由这个观点推出的“从使用者的角度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赞同。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就在这里。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只是现在这个“位”太多,反而要干扰思考,所以我就干脆放弃了思考,追求从事物的内涵想。从内涵想也是一种偏见,是功能至上论,可是我的力量也仅如此而已。而且,我甚至还没有抓住内涵。

4.赞同,见1前半段。然而,树木是要让叶子活得长一些的说法不准确。叶子的营养是运输给整棵树木的,叶子是树木集团的主要生产力;而叶子嘛,一年一换,才使得树木长存。依我们王朝统治的历史看,“王朝”很不是在为底层人民着想,至多也就为地主着想而已。底层人民的平均年龄是不到40岁的(心中的答案),而活得越久的,越是上层。

5.不赞同。我先把反问句删除,留到段末讨论,因为我看不懂。“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是从统治体制上说的,“先有墙才有砖”也许是说“先有砖才有墙”,这是从建设的角度来说的。那名网友以此反驳,是因为内涵不统一,偷换了概念。如果非认为“砖”是家,那也是合理的,但是,在每一块砖动用之前,至少得有一块蓝图,及国家前景。纯有砖的社会,是原始社会;国的蓝图,大概是可以先于砖而生的。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国家与个人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听说过只有国,没有家的社会。”国“和”家“在形成之后就是循环因果,这是无可否认的。然而,凡讨论循环因果关系的种子,即最初之因,是必然要回退到很远的。鸡与蛋之争,归根结底是先有了微生物,有了动物;国与家之争,归根结底是先有低生产力的人的合作。先有合作才有分工,先有分工才有管理,先有管理才有分化。而讨论这些东西将成为纯理论的,无用于当下的,因为它们早已和当下脱节。

我们再来看问句。大屠杀之后的家与国,都是有残根的,而不是重建的。这“根”在于民族意识。南京大屠杀的受难者,其国为中国,是华夏民族,有了国的意识,他们才看得见国的毁灭。家当然也有,从老舍“逃离”济南看,“老舍先生到武汉,提只提箱赴国难。妻子儿女全不顾,赴汤蹈火为抗战!”妻子儿女离了,可是他们还在那里,他们就是家的一部分,如果老舍战后回去,那么人与人之间合为一家是不必像原始人一样从头开始的。侵略民族对国家的毁灭,才不管国家是怎么形成的,而是对国,家的全盘毁灭。当然上面对于国,家的描述,只适用于活人。已逝世的人,虽也有国有家,但不适用上面的推理。

再来看“关系”。与其说因果关系不是A,而是B,不如说因果关系在微观上是链式(或者有箭头的网)的,在宏观上是归属于系统的,是因为系统的反馈性而具有了循环性质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可以算学问嘛,而且都可以指导行为,改变现状。

6.不是很赞同。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在文字上玩的花招都可以应对您的理论。他们说,每个人想要降生于人间,首先就已和人的社会签订了一个契约。每个人要入世,肯定要符合社会的伦理规范,而这规范,就是西方的“法”,包括习惯法和成文法。“民主”是很复杂的,前文已经提到“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假设民主真的存在,来开展下面的讨论:即使夫妻要民主,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最终必有一个主事人,而且两人投票也不现实,要么有归中,要么有服膺。而且,三人,也不一定是一对二独裁,还可以是二对一专政嘛,甚至搞点三人投票,已经具有以多胜少的条件了嘛。至于不能一条线走到底,这是对的;因果关系可以按链式或网式分析,这也是对的,互不干涉。现在(起码5年前)很多网友批评某某人的思想如墙头草。其实,对我而言,我是一个三分钟热度重症病患,是一个双标甚至多标的人,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相差甚远,我自己也像个墙头草,对此我深有体味。

7.同意。只是希望对于中国的朝廷,避免使用“囗囗”二字:比如秦朝的准确性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独裁用于形容纳粹之类不顾别人意见的政体最好,而“中央集权”至少还有中央那一伙人,不一定是每个人都是站在皇帝的利益集团里的。

8.不赞同。古代教育,仍然是以封建礼教为基础,封建礼教的主要作用是统治人。看看女子的三纲五常可知。人要纠错,除了教育,还有自主学习,在此之上还有思考,包括反思和创新,再然后才到决策。而教育和自主学习又不同,除非采用引申意。狭义上,教育是有人之“教”的,即使略去态度,也是很偏理论的(特别是在纲常的教育方面);而“习”而得的不一定是教者所期望的。那是自己对外界的案例的吸收,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学习论。我们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大树”这一点,是很幸运而又很遗憾的。幸运在于您的观点,不幸在于以王朝为中心,固步自封,导致了您提到的“南京大屠杀”。现代教育中,有很浓重的世界味道,正是因为我们逐渐跳出了家国关系,开始关心人类,甚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了。
至于不可能赢:赞同。我是以此推出“做比较不好”的观点的。

9.我们的话题错开了点。既然您的新闻是在手机鸿蒙上截图而来,我想,我们讨论的应该是目前手机上存在的鸿蒙OS,即Harmony,而非OpenHarmony或Harmony Next。OpenHarmony旨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部分,而Harmony有助于万物互联的终端部分。其实,就我的经验而言,万物互联最重要的不是系统,而是网络,目前是Wi-Fi。即使门锁智能,也是要联网才能到手机的,这里的网,或是局域网,或是广域网,其实都是网。这里,您认为OH(OpenHarmony)有助于万物互联没错,但是万物互联是有基础方案的,如果非要让OH取代OpenWrt之类的原有方案,那也不能只让有鸿蒙手机的人才能用。

这里,我想说一说ODF甚至CSV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的推广。他们认为,用DOC做政府申请表,等于是说叫个人必须先购买MS Office来打开专利文件格式,然后才准他们申请,而ODF就是让每一套办公套件都可以开,从而促进无障碍社会的发展。(当然,国内似乎没有这个问题。有WPS嘛。)万物互联的发展,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既要有主力军,也要有侧力甚至开源自由的实现的,如此才能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万物互联生态良性发展。而这种“良性竞争”讨论是在人民日报上随处可见的。既然华为受到了政府的支持,无人使用OH的局面就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了,人工生态一定会建立,不是个人(富人或穷人,官员或平民)的薄力所能动摇的。况且,我都没接触过OH,对OH的态度当然就是中性的了。如果叫我在DIY路由器时,从OH和OpenWrt挑一个,我肯定会挑OW,因为我熟悉,因为它开放,可以开sh;但如果OW不能用,我也不会反对尝试OH。

鸿蒙手机系统的生态和OH的生态是必须分开讨论的,这是由物联网的架构所致。物联网总体上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是物联网设备的“物”,应用是终端设备,评判两者的生态更是要以功能为基础。你要给机器狗装OH还是别的,这是制造商管的,不是用户管的。用户只需知道机器狗的性能即可做出选择,因此OH的生态是高于普通用户的,不是个人的薄力所能动摇的。个人的决策力,总体上还是在手机鸿蒙的选择。因此,我原本希望本文重点讨论手机鸿蒙。

10.很高兴您有爱国意识,只是“不为自己,只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有点牵强。您是说,您不是鸿蒙(OH)的用户,但是完全支持鸿蒙(OH)吗?当然,您是鸿蒙手机的用户,那么您对鸿蒙的支持,根据循环因果关系,当然会促进鸿蒙的发展,进而改善您的体验,因此没有绝对的“不为自己”。又论“只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认为,如果国家的未来完全靠鸿蒙的话,未免有点太“个人英雄主义”(个人用特殊含义)。国家的未来,是要靠各行业综合发展的,即使您强调的“万物互联”也是看综合水平和最高水平。鸿蒙(OH)要发展,不应只靠国家的支持,或者爱国情怀的支持,而更应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改进产品性能,以产品性能赢得用户选择。我最担心的,就是国产操作系统铺天盖地Linux,稍微多写几行代码就称得上国产自主产权。如果我们想要国产的产品发展,我们不应像个慈母来溺爱它,也不应像狼狗一样咬死它,而应该严格的审查它,敦促它,鼓励它发展自己的内力,进而超越别人。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5:06
yq-ysy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写完评论之后,我突然想改,但是不知道审核中的帖子去哪里改...

我对国产操作系统“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的部分可能引起歧义!我的意思是,媒体在宣传“自主产权”时,我几乎没见他们说“自主产权”的技术究竟在哪里,于是是无知引起了我的怀疑和担心。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列举几个鸿蒙(Harmony也罢, OpenHarmony也罢,Harmony Next也行)甚至统信UOS之类的国产操作系统实现了自主产权的技术细节和功能。这样,我的疑虑就可以化解了。
刚才操作不小心把这篇删除了,补上对你这个问题的答案: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1#p3238021
摘录:
徐直军强调,HarmonyOS NEXT是华为基于OpenHarmony5.0(开源鸿蒙)开发的发行版,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鸿蒙生态是基于OpenHarmony为统一底座而共建的生态,当然也是共享的生态。
……
开源鸿蒙既覆盖桌面和移动终端,同时又覆盖各类物联网终端,是能运行于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所有端上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多设备协同的全新模式,……且能实现应用生态的共享。
……
操作系统和生态是用出来的,越多人使用成熟就越快。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5:19
match123f
yq-ysy 写了: 2025-07-30 15:06 刚才操作不小心把这篇删除了,补上对你这个问题的答案: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1#p3238021
摘录:
徐直军强调,HarmonyOS NEXT是华为基于OpenHarmony5.0(开源鸿蒙)开发的发行版,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鸿蒙生态是基于OpenHarmony为统一底座而共建的生态,当然也是共享的生态。
……
开源鸿蒙既覆盖桌面和移动终端,同时又覆盖各类物联网终端,是能运行于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所有端上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多设备协同的全新模式,……且能实现应用生态的共享。
……
操作系统和生态是用出来的,越多人使用成熟就越快。
是的,OpenHarmony是开源的生态,Linux也是开源的生态,的确是用的人越多,生态越成熟。

只是,求同而存异,同是有了,异能不能举几条?毕竟,大家都不会为了同而主张自主产权嘛。

还有,开源鸿蒙要覆盖物联网的物,那么他们对老牌OpenWrt,甚至树莓派Pico的态度怎么样?多设备协同,至少我认为,不算某个系统的专利。我在手机,电脑上装KDE Connect,用TCP手柄开发“物”的客户端,甚至直接把网络面板做到“物”上,用浏览器控制即可。而现在的门锁智能,扫地机智能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多设备协同重在网络,系统是次要的。而且,鸿蒙协同了手机和物,那么“华为共享”能干到Ubuntu或Debian上吗?现在就是有点排异的调调。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6:57
yq-ysy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我原本希望本文重点讨论手机鸿蒙。
同时批判我自己:竟然整一个只讨论当下鸿蒙,不讨论宏观鸿蒙的帖子,纯以为事物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软件的生命体特征。
很难得遇到一个懂得自我反省、且认真讨论的人。
虽然这是由于之前的“情绪”而爆发的讨论,但至少回归“理性”了。
这很好,这样往后的讨论就不需要照顾体谅某个人的“情绪价值”,也不会升级为人身攻击和谩骂,
就事论事,就理谈理,轻松多了。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评判一个事物好坏,归根结底是要放到语境中的,即:要考虑事物的外延。
浮萍最大的问题是:把自己置于水面之上,置水下的动植物于死地,即使是对自己平等,也是对他人不公。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就在这里。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只是现在这个“位”太多,反而要干扰思考,所以我就干脆放弃了思考,追求从事物的内涵想。从内涵想也是一种偏见,是功能至上论,可是我的力量也仅如此而已。而且,我甚至还没有抓住内涵。
这就是所处“立场”的问题,站得越高,视野越广,心胸就越宽阔。
浮萍的例子,是想指出“整体抗风险的能力”。在国破家亡面前,家庭成员之间的小小利益纠纷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个“位”太多……我甚至还没有抓住内涵——也就是树叶太多,你找不到自己的“根”了。
建议你现在就出门,躺在树下的草坪上,透过树叶看上方的天空——你会惊讶地发现,每一片树叶就像一块拼图,刚好填补在它自己所在的空缺位置上!整棵大树,没有一片叶子是多余的、浪费的。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依我们王朝统治的历史看,……底层人民的平均年龄是不到40岁的(心中的答案),而活得越久的,越是上层。
如果“古代人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那么“人活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就不对了,应该改为“人活五十古来稀”才对。
古人能活多少岁,知乎上有很多讨论,还有拿出古文献“尹湾汉墓简牍”来证明的,在此就不搬运资料了。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叶子的营养是运输给整棵树木的,
没听说过只有国,没有家的社会。“国”和“家”在形成之后就是循环因果,这是无可否认的。
南京大屠杀的受难者,其国为中国,是华夏民族,有了国的意识,他们才看得见国的毁灭。
假设民主真的存在,来开展下面的讨论:即使夫妻要民主,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最终必有一个主事人,
而“中央集权”至少还有中央那一伙人,不一定是每个人都是站在皇帝的利益集团里的。
小心!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有许多岔路,会一步步把人引向思考的歧途。
讨论“国”与“家”的关系,本质上是在讨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哪个更重要?
就看你站在哪个立场上。
一说到统治者,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一言堂、不能反对、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
而且很多人会从“利益得失、人性本恶”的角度去推论,当上了皇帝,就肯定要维护皇帝自己的利益集团、不管老百姓了……
唉,其实呀,古代皇帝最怕的还不是“皇位的得失”,而是自己死后的“谥号”,这可是会流传几千年的呀!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
哈哈,所以呀,我们中华大地很幸运,认真关心照顾老百姓的皇帝还是蛮多的,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在这五千年来延续不断绝的原因之一。

关于民主,如果每个人都是“聪明人”、而且每个人都会以“集体利益”为重,那么,这样的“民主”是好事。
但不幸的是,这个社会上毕竟是“普通人”居多(好吧,“笨人居多”),还自以为“聪明”,这样的“民主”不是好事。
就像一个家庭,小孩子四五岁,参与投票来决定家庭大事,你服不服?十四岁十五岁参与投票,你服不服?
都不愿“暂时放下个人利益”,个个想的都是“自己赚多点、别人吃亏我不管”,那还怎么能指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这样的“民主”投票,只是披着“民主外衣”的霸权平衡机制,不是“天下为公”的平等精神,都是各种利益的交易。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古代教育,仍然是以封建礼教为基础,封建礼教的主要作用是统治人。看看女子的三纲五常可知。
这里,你有很大的误解。当然也不怪你,十六年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直到我花了十六年的时间深入学习研究“儒、释、道”,才让自己能从另一个全新角度来认知这个世界。
礼教的主要作用是——让人趋以向“道”,也就是说,人活着就应该“知道、学道、见道、修道、得道、行道”。
这个“道”到底是什么?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三个月也说不完,三年也……没耐心的人多了,想学道想修道的更少。
至于“道”的礼教作用被统治者利用,这不“道”的错,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那个人”的错。
换个角度想,劝人向善的“道”,不论是谁当了统治者都喜欢呀!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国家乱哄哄的,对不对?

另:关于“封建、三纲五常”等词组的定义和解释,现代人也有很多误解。
要解释起来很麻烦,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在此略过。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我们讨论的应该是目前手机上存在的鸿蒙OS,即Harmony,而非OpenHarmony或Harmony Next。
您认为OH(OpenHarmony)有助于万物互联没错,但是万物互联是有基础方案的,如果非要让OH取代OpenWrt之类的原有方案,那也不能只让有鸿蒙手机的人才能用。
鸿蒙手机系统的生态和OH的生态是必须分开讨论的,这是由物联网的架构所致。
我用另一个帖子再回答你这区别,不是鸿蒙系统不想省事,也不是“鸿蒙系统为了垄断而故意重复造轮子”,
而是其他系统真的担负不起“万物互联”这个重任。“手机鸿蒙”仅仅是“鸿蒙万物互联”里的其中一个“物”而已。
鸿蒙手机性能不够,可以调用鸿蒙电脑来完成,操作依然是在手机上操作——这个目前己经实现。
所以,不应该分开讨论。
试想一下,当你己经下班回家,在厨房里炒菜的时候,突然老板一个电话打来:“小李呀,你设计的CAD图纸有点小错误,改一下,客户急着要!”你怎么办?关火,放下锅勺,跑到书房,打开电脑,打开CAD改一改,保存,发送给老板。
如果是在“万物互联”己经普及的场景,你在厨房里,点击碗柜门上的显示屏,语音吩咐:“打开CAD某某文件”,然后一边炒菜,一边动手点击改正图纸上的小错误,然语音吩咐:“保存文件,发送给某某老总。”——多轻松呀!
好吧,24小时纯牛马,也是这样养成的。 :Cry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4:28 很高兴您有爱国意识,只是“不为自己,只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有点牵强。
鸿蒙(OH)要发展,不应只靠国家的支持,或者爱国情怀的支持,而更应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改进产品性能,以产品性能赢得用户选择。
我们不是鸿蒙系统的开发参与者,很难举证“鸿蒙系统”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你指的是专利吗?还是指“非开源代码”?
也没关系,之前我也曾经很努力地为了LInux系统的生态而做了很多没有报酬、纯粹付出的事,结果Linux桌面的生态也就现在这个样。
所以,对于“鸿蒙系统”,让我高兴的是:终于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这是好事啊!这是几十年以来Linux系统想都不敢想的啊!
至于什么“骗补贴、套壳安卓”的言论,我都懒得反驳。战报可以说谎,战线不会谎。
花时间等着看戏就好。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7:07
yq-ysy
match123f 写了: 2025-07-30 15:19
yq-ysy 写了: 2025-07-30 15:06 刚才操作不小心把这篇删除了,补上对你这个问题的答案: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1#p3238021
摘录:
徐直军强调,HarmonyOS NEXT是华为基于OpenHarmony5.0(开源鸿蒙)开发的发行版,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鸿蒙生态是基于OpenHarmony为统一底座而共建的生态,当然也是共享的生态。
……
开源鸿蒙既覆盖桌面和移动终端,同时又覆盖各类物联网终端,是能运行于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所有端上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多设备协同的全新模式,……且能实现应用生态的共享。
……
操作系统和生态是用出来的,越多人使用成熟就越快。
是的,OpenHarmony是开源的生态,Linux也是开源的生态,的确是用的人越多,生态越成熟。

只是,求同而存异,同是有了,异能不能举几条?毕竟,大家都不会为了同而主张自主产权嘛。

还有,开源鸿蒙要覆盖物联网的物,那么他们对老牌OpenWrt,甚至树莓派Pico的态度怎么样?多设备协同,至少我认为,不算某个系统的专利。我在手机,电脑上装KDE Connect,用TCP手柄开发“物”的客户端,甚至直接把网络面板做到“物”上,用浏览器控制即可。而现在的门锁智能,扫地机智能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多设备协同重在网络,系统是次要的。而且,鸿蒙协同了手机和物,那么“华为共享”能干到Ubuntu或Debian上吗?现在就是有点排异的调调。
答案在这里:
《OpenHarmony和HarmonyOS到底有什么区别?》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0#p3238590
《HarmonyOS:打破操作系统边界,重构万物互联时代的技术底座》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3#p3238603
《openEuler欧拉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5&start=45
《鸿蒙是否用的linux内核?》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2#p3227762
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 ... 1#p3227771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7-30 17:38
match123f
好吧,确实是我见识短浅了,无法评论。要评论,需要查证的东西就更多了,比如“代码量减少至百万分之一”:今天没兴趣查了,只知道树莓派提供的Linux将近1GB,刚刚以深度1克隆LiteOS(今天看到的是三年以前的),仓库大小72.66 MiB。总有些看着很不顺眼,但又懒得查的东西,所以无法继续评论。

看来,即使是重构也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还是自己写出来的呢。我一直以为,产权属于那些有着大突破的人,不过实际上,即使是相同的功能,能做出另一种实现,也已经是创新了。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8-06 17:13
guanchayuan2018
我不明白,贴主没有用过鸿蒙,对鸿蒙不熟悉,为什么会却对鸿蒙长期有负面情绪呢?

在贴主问为什么本论坛收录有关鸿蒙的文章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本论坛为什么不能收录有关鸿蒙的文章呢?

感觉贴主对开源比较熟悉,应该明白开源的精神,我就更想不通贴主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Re: 醉评鸿蒙,微信,应用市场和本论坛

发表于 : 2025-08-06 21:01
yq-ysy
guanchayuan2018 写了: 2025-08-06 17:13 我不明白,贴主没有用过鸿蒙,对鸿蒙不熟悉,为什么会却对鸿蒙长期有负面情绪呢?

在贴主问为什么本论坛收录有关鸿蒙的文章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本论坛为什么不能收录有关鸿蒙的文章呢?

感觉贴主对开源比较熟悉,应该明白开源的精神,我就更想不通贴主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可能是因为之前贴主误以为手机鸿蒙是和苹果windows那样的“闭源”操作系统,把开源鸿蒙和手机鸿蒙当成是二个完全没关系的操作系统了。

有这种误解也不奇怪,因为开源协议有很多种,相当复杂,混用起来谁也搞不清,除非遇到法律纠纷,大多数人平时也懒得搞清楚,普遍认为是一开源就完全开源、一闭源就完全闭源……所以对手机鸿蒙也就有很多误解和“想当然”的猜测。

因此,他也很奇怪为什么我们这个开源Linux论坛会收集转载(手机)鸿蒙的消息?别的Linux论坛都没有。
不过好了,现在把资料摆出来,弄清楚了,消除误解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