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新手都来看!事关Ubutu的前途阿!
发表于 : 2008-11-19 19:35
开场白;我是一个刚刚用了一个多星期Ubuntu的新手,是一个学习信息管理(非计算机类,管理类)的本科大四学生,我谈一点作为一个应该说是熟练计算机(应该说是半专业,本人通过了初级程序员)的普通用户使用感受,或许对ubuntu的推广和向桌面般发展有点帮助
发现的问题;
首先至今没有明白linux的安装方法为什么那么复杂,尤其是分区,设置了那么多中分区,还有什么挂在载点,这些专业的概念绝对是linux推广的障碍,作为一普通用户要想大规模正常使用上linux的话,应该是一种安装方法简单的系统,尤其是可以通过ghost等克隆方法来大规模推广。本人很不行,在安装ubuntu进行分区时,把本本上近100G的东西给毁了。结果是重新安装windows来数据恢复,还是丢失很多数据。现在我是在使用wubi的安装方法。如果想让linux流行起来,就要能够让一个懂widows安装方法的人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很安全的安装linux。我下载的是8.10,在一路安装中,几乎都是英文,可能是Ubuntu像windows那样安语言区分各个版本吧。这给一般的用户带来不少麻烦,即使你的功能再强大,这个困难的安装过程会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第二,安装程序的方法有点繁琐,如果要针对一般的桌面用户的话,经常进入终端敲sudo这些命令是不是有点要求太高了,要多提供dev包,不可能以程序员要求来要求一般的用户,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人们实现基本的需求。至今我还不能用电影播放机播放rm格式,虽然在网络上找了很多方法,可就是不能,还要自己找那些解码器。
第三国际化问题,还是要安装地区语言来区分版本,或者社区里可以自己弄一个已经处理好了的中文版,以及输入法的,播放器的傻瓜半版本给用户,这个绝对是以后ubuntu发展的一个很有力的推动力。虽然在大的视觉实现上已经实现了汉化,但是没有把本地化策略做到应用软件上,要提供更多本地化的软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大的计算机使用地区。
第四关于网络,可能因为linux的设计定位就是网络操作系统,但是要向桌面发展的话,还是要多考虑一些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怎么办,比如我用光盘刻录安装的,那么我就没有学校的客户端,这给我带来非常多的麻烦。而且中国的上网方式很复杂,万一不能联网,那也的有其他解决方式,比如汉化包/输入法/解码器都要从网络上去下载,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有些软件用网络安装速度非常慢,我作为一个一心要把ubuntu安装起来的人,安装上面几个东西熬夜到凌晨4点,这个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不太愿意接受的。
第五关于习惯切换,一般的电脑用户基本上都是从windows开始,那么ubuntu要想获得一定的份额,这是一定要考虑的。其实这些都是很间的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些快捷方式的位置不一样而已,但是要切换过来还是要一点时间的,为什么不开发一个仿windows界面的桌面系统呢。
第六是否可以默认安装好java,这样就不要我们自己去安装jre,这可以解决一下应用程序少的一个缺点,而且这可以吸引很多编写java程序的程序员体会跨平台的感觉,这些用户都很有成为忠实用户的潜质
我的建议:其实我刚刚也说了,首先社区里面有没有那位大侠愿意改进一个汉化好的傻瓜版的Ubuntu,把基本的应用程序都安装好,就像番茄家园(linux绝对不会把你送上法庭,要是你被抓了,我给你送盒饭,呵呵)那样,这样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不用我们费老大劲去本地化,找各种应用软件,再sudo安装,还为了播放视频找解码器。第二,把安装的过程简单话,能不能不要建立那些烦人的分区,就像windows那样多好阿,不过wubi安装的确是ubuntu的一个高招,这可以让用户在双系统的条件下进行使用切换,而不用华山一条路。其实我也知道,利用交换分区是可以提高一下系统的速度,但是,如果要面对普通用户,这个取舍还是值得斟酌的,如果是服务器版本,那是使用交换好点。这就是我要说的,区分各种版本,这可能要和ubuntu这个项目的管理有关系,如果是总部发布一个新版本,再在各个分社区再发布各种语言版本,这就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第三就是怎么通过一些扩增来增加应用程序。第四,安装程序的方法能不能更加可视化。
我暂时就想到这些,我本人估计能为这个社区贡献的就是我的使用感受,这也算是我对linux(Ubuntu)的贡献把,大家都提建议,才能让windows体会到Ubuntu的冲击。
因为我是一个新手,我的感受可能比较幼稚,清各位高手指教
发现的问题;
首先至今没有明白linux的安装方法为什么那么复杂,尤其是分区,设置了那么多中分区,还有什么挂在载点,这些专业的概念绝对是linux推广的障碍,作为一普通用户要想大规模正常使用上linux的话,应该是一种安装方法简单的系统,尤其是可以通过ghost等克隆方法来大规模推广。本人很不行,在安装ubuntu进行分区时,把本本上近100G的东西给毁了。结果是重新安装windows来数据恢复,还是丢失很多数据。现在我是在使用wubi的安装方法。如果想让linux流行起来,就要能够让一个懂widows安装方法的人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很安全的安装linux。我下载的是8.10,在一路安装中,几乎都是英文,可能是Ubuntu像windows那样安语言区分各个版本吧。这给一般的用户带来不少麻烦,即使你的功能再强大,这个困难的安装过程会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第二,安装程序的方法有点繁琐,如果要针对一般的桌面用户的话,经常进入终端敲sudo这些命令是不是有点要求太高了,要多提供dev包,不可能以程序员要求来要求一般的用户,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人们实现基本的需求。至今我还不能用电影播放机播放rm格式,虽然在网络上找了很多方法,可就是不能,还要自己找那些解码器。
第三国际化问题,还是要安装地区语言来区分版本,或者社区里可以自己弄一个已经处理好了的中文版,以及输入法的,播放器的傻瓜半版本给用户,这个绝对是以后ubuntu发展的一个很有力的推动力。虽然在大的视觉实现上已经实现了汉化,但是没有把本地化策略做到应用软件上,要提供更多本地化的软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大的计算机使用地区。
第四关于网络,可能因为linux的设计定位就是网络操作系统,但是要向桌面发展的话,还是要多考虑一些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怎么办,比如我用光盘刻录安装的,那么我就没有学校的客户端,这给我带来非常多的麻烦。而且中国的上网方式很复杂,万一不能联网,那也的有其他解决方式,比如汉化包/输入法/解码器都要从网络上去下载,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有些软件用网络安装速度非常慢,我作为一个一心要把ubuntu安装起来的人,安装上面几个东西熬夜到凌晨4点,这个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不太愿意接受的。
第五关于习惯切换,一般的电脑用户基本上都是从windows开始,那么ubuntu要想获得一定的份额,这是一定要考虑的。其实这些都是很间的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些快捷方式的位置不一样而已,但是要切换过来还是要一点时间的,为什么不开发一个仿windows界面的桌面系统呢。
第六是否可以默认安装好java,这样就不要我们自己去安装jre,这可以解决一下应用程序少的一个缺点,而且这可以吸引很多编写java程序的程序员体会跨平台的感觉,这些用户都很有成为忠实用户的潜质
我的建议:其实我刚刚也说了,首先社区里面有没有那位大侠愿意改进一个汉化好的傻瓜版的Ubuntu,把基本的应用程序都安装好,就像番茄家园(linux绝对不会把你送上法庭,要是你被抓了,我给你送盒饭,呵呵)那样,这样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不用我们费老大劲去本地化,找各种应用软件,再sudo安装,还为了播放视频找解码器。第二,把安装的过程简单话,能不能不要建立那些烦人的分区,就像windows那样多好阿,不过wubi安装的确是ubuntu的一个高招,这可以让用户在双系统的条件下进行使用切换,而不用华山一条路。其实我也知道,利用交换分区是可以提高一下系统的速度,但是,如果要面对普通用户,这个取舍还是值得斟酌的,如果是服务器版本,那是使用交换好点。这就是我要说的,区分各种版本,这可能要和ubuntu这个项目的管理有关系,如果是总部发布一个新版本,再在各个分社区再发布各种语言版本,这就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第三就是怎么通过一些扩增来增加应用程序。第四,安装程序的方法能不能更加可视化。
我暂时就想到这些,我本人估计能为这个社区贡献的就是我的使用感受,这也算是我对linux(Ubuntu)的贡献把,大家都提建议,才能让windows体会到Ubuntu的冲击。
因为我是一个新手,我的感受可能比较幼稚,清各位高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