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
- 帖子: 2
- 注册时间: 2011-12-04 15:30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
木桶理论或者说木桶效应,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百度百科
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恰如一个个装水的木桶,水代表最终用户,最终哪个木桶装的水多,取决于这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就是说,哪个操作系统吸引的用户最多,取决于这个操作系统最差的那一方面。
此处仅对比ubuntu和windows两种操作系统在个人用户市场的情况,服务器市场暂不考虑。对于windows来说,是什么因素导致它的用户数最多?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极度傻瓜式的操作方式,使用户的学习门槛几乎是零,即使不认识几个字的老太太,稍微学习一下也会用windows看电影,这一点对于一个希望占领个人用户市场的操作系统来说是最重要的,其它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性能等等是第二到第n重要的。
二是微软在适当的时机使用了适当的市场策略,当年unix市场上正处于内部交战、相互扯皮的阶段,linux还没有成长起来,微软准确地抓住了PC这个巨大的市场,推出DOS以及后来的windows系列,牢牢控制了这个市场的主导权,吸引了一大批厂商为windows开发应用软件,其中有许多重量级的大型游戏软件或者行业专用软件,加上微软的windows学习门槛很低,最终用户对windows形成了很强的粘性和依赖性,许多非技术用户现在可能认为所谓的操作系统就指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可见windows的市场策略多么成功。
结合木桶理论,可以看出,windows操作系统这个木桶的短板在于它的稳定性、可靠性等不是太好,但是它的易用性非常好,可以说易用性是windows这个木桶的长板,那么windows的短板并不是很短(稳定性没有那么的差,至少NT系列还可以),而长板又比较突出,加上微软合适的商业策略,最终导致了windows的成功。
那么对于ubuntu来说呢?我认为ubuntu的长板在于它的稳定性、安全性、高性能等方面比较突出,可以说是它的长板,而易用性、关键软件的缺失等是它的短板,再加上目前较小的市场份额,导致它想要成为个人用户市场上的霸主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下面分别分析。
ubuntu的长板就不多说,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对于ubuntu的短板,我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关键软件的缺失,比如大型的游戏软件,大型的行业软件,这种关键软件的缺失阻碍了很大一部分人转向ubuntu,这其中也勉强要算上一些在windows下表现很好,在ubuntu下表现不好的软件,如QQ等。就拿我来说,我上网需要用一个软件叫锐捷,而且学校服务器上会对锐捷的二进制上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导致我一直无法找到在ubuntu下上网的方法,类似的用户或者类似的困扰有很多。虽然可以用WINE等类似软件来模拟,可以毕竟性能上差不少,而且有些windows软件在WINE下运行不佳。
二是ubuntu操作方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过于复杂了,相关的教程要么缺乏要么太富于技术性而不适合普通用户,我们随便百度一个问题,出来的教程往往是教我们如何用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一些本来很简单的操作,虽然命令的方式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能比窗口点击的方式更加方便、更加自由,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却不是这样,即使一个没有接触过任何操作系统的人,第一次接触windows和ubuntu,他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ubuntu明显比windows的操作要复杂一些,普通用户追求的往往是边喝可乐边玩电脑,在他喝可乐的时候,ubuntu强迫他去敲入许多行代码,普通用户怎么受得了?当然,ubuntu现在的易用性已经很接近windows了,也不需要敲那么多代码了,可是总的来说,ubuntu的学习门槛要高一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windows的短板不是那么的短,而ubuntu的短板相对来说要更短一些,导致ubuntu所能装的“水”更少一些,普通用户没有足够的激励从windows转向ubuntu。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假设用户在windows下的收益为V(w),此处的收益指的是用户在windows下得到的服务以及服务的便利程度,从windows转向ubuntu的成本为C(wu),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从windows转向ubuntu需要适应linux的文件系统和应用软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成本。而在ubuntu下所能获得收益为V(u),于是很明显的,只有当V(u)>V(w)+C(wu)时,用户才有从windows转向ubuntu的动力或者说是激励,而为了达到这个条件,ubuntu需要做什么呢?
首先,把自己的短板尽快的消弭,至少要达到自己的短板长于windows的短板才可以,只有这样,V(u)>V(w)+C(wu)这个条件才有可能成立,进一步说,对于关键软件的缺失问题、应用软件的易用性问题、操作复杂问题需要想千方百计来解决,期间需要借助许多厂商的力量共同解决,如何进行市场的运作就看ubuntu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当然,这也要看天时和地利,抓住windows的一个失误迅速的崛起可能是ubuntu的一个可行战略。
其次,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长板,把linux系统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等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吸引一大批企业用户使用,进而拉动一部分个人用户使用。
总结起来说,ubuntu要想成功,需要把自己的短板拉长,把自己的长板拉的更长,使ubuntu的吸引力不仅要大于windows的吸引力,而且要大很多才行,要求ubuntu进步的速度要大大快于windows。这需要ubuntu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开源社区的强力支持,也需要厂商的支持,更需要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的宽容和理解。
木桶理论或者说木桶效应,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百度百科
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恰如一个个装水的木桶,水代表最终用户,最终哪个木桶装的水多,取决于这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就是说,哪个操作系统吸引的用户最多,取决于这个操作系统最差的那一方面。
此处仅对比ubuntu和windows两种操作系统在个人用户市场的情况,服务器市场暂不考虑。对于windows来说,是什么因素导致它的用户数最多?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极度傻瓜式的操作方式,使用户的学习门槛几乎是零,即使不认识几个字的老太太,稍微学习一下也会用windows看电影,这一点对于一个希望占领个人用户市场的操作系统来说是最重要的,其它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性能等等是第二到第n重要的。
二是微软在适当的时机使用了适当的市场策略,当年unix市场上正处于内部交战、相互扯皮的阶段,linux还没有成长起来,微软准确地抓住了PC这个巨大的市场,推出DOS以及后来的windows系列,牢牢控制了这个市场的主导权,吸引了一大批厂商为windows开发应用软件,其中有许多重量级的大型游戏软件或者行业专用软件,加上微软的windows学习门槛很低,最终用户对windows形成了很强的粘性和依赖性,许多非技术用户现在可能认为所谓的操作系统就指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可见windows的市场策略多么成功。
结合木桶理论,可以看出,windows操作系统这个木桶的短板在于它的稳定性、可靠性等不是太好,但是它的易用性非常好,可以说易用性是windows这个木桶的长板,那么windows的短板并不是很短(稳定性没有那么的差,至少NT系列还可以),而长板又比较突出,加上微软合适的商业策略,最终导致了windows的成功。
那么对于ubuntu来说呢?我认为ubuntu的长板在于它的稳定性、安全性、高性能等方面比较突出,可以说是它的长板,而易用性、关键软件的缺失等是它的短板,再加上目前较小的市场份额,导致它想要成为个人用户市场上的霸主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下面分别分析。
ubuntu的长板就不多说,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对于ubuntu的短板,我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关键软件的缺失,比如大型的游戏软件,大型的行业软件,这种关键软件的缺失阻碍了很大一部分人转向ubuntu,这其中也勉强要算上一些在windows下表现很好,在ubuntu下表现不好的软件,如QQ等。就拿我来说,我上网需要用一个软件叫锐捷,而且学校服务器上会对锐捷的二进制上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导致我一直无法找到在ubuntu下上网的方法,类似的用户或者类似的困扰有很多。虽然可以用WINE等类似软件来模拟,可以毕竟性能上差不少,而且有些windows软件在WINE下运行不佳。
二是ubuntu操作方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过于复杂了,相关的教程要么缺乏要么太富于技术性而不适合普通用户,我们随便百度一个问题,出来的教程往往是教我们如何用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一些本来很简单的操作,虽然命令的方式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能比窗口点击的方式更加方便、更加自由,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却不是这样,即使一个没有接触过任何操作系统的人,第一次接触windows和ubuntu,他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ubuntu明显比windows的操作要复杂一些,普通用户追求的往往是边喝可乐边玩电脑,在他喝可乐的时候,ubuntu强迫他去敲入许多行代码,普通用户怎么受得了?当然,ubuntu现在的易用性已经很接近windows了,也不需要敲那么多代码了,可是总的来说,ubuntu的学习门槛要高一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windows的短板不是那么的短,而ubuntu的短板相对来说要更短一些,导致ubuntu所能装的“水”更少一些,普通用户没有足够的激励从windows转向ubuntu。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假设用户在windows下的收益为V(w),此处的收益指的是用户在windows下得到的服务以及服务的便利程度,从windows转向ubuntu的成本为C(wu),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从windows转向ubuntu需要适应linux的文件系统和应用软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成本。而在ubuntu下所能获得收益为V(u),于是很明显的,只有当V(u)>V(w)+C(wu)时,用户才有从windows转向ubuntu的动力或者说是激励,而为了达到这个条件,ubuntu需要做什么呢?
首先,把自己的短板尽快的消弭,至少要达到自己的短板长于windows的短板才可以,只有这样,V(u)>V(w)+C(wu)这个条件才有可能成立,进一步说,对于关键软件的缺失问题、应用软件的易用性问题、操作复杂问题需要想千方百计来解决,期间需要借助许多厂商的力量共同解决,如何进行市场的运作就看ubuntu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当然,这也要看天时和地利,抓住windows的一个失误迅速的崛起可能是ubuntu的一个可行战略。
其次,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长板,把linux系统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等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吸引一大批企业用户使用,进而拉动一部分个人用户使用。
总结起来说,ubuntu要想成功,需要把自己的短板拉长,把自己的长板拉的更长,使ubuntu的吸引力不仅要大于windows的吸引力,而且要大很多才行,要求ubuntu进步的速度要大大快于windows。这需要ubuntu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开源社区的强力支持,也需要厂商的支持,更需要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的宽容和理解。
上次由 yazhou6657 在 2011-12-04 16:33,总共编辑 1 次。
- WZbuntu
- 帖子: 55
- 注册时间: 2011-03-08 14:03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锐捷有mentohust好伐……而且说实话,打命令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主要就是想用ubuntu(或者linux)的人不要太懒就好
理科生在消灭未知的道路上,顺手把文科消灭了=w=
年年一曲,风雨江南
年年一曲,风雨江南
- ljj_jjl2008
- 论坛版主
- 帖子: 14255
- 注册时间: 2007-09-16 8:29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现在linux在桌面只有1%不到的份额,所以我感觉不要作木桶!
个人感觉,我们应该作刀、作枪,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枪尖”上,或者集中力量做一些有个性好用的东西,或者集中力量解决用户意见比较大的地方。
个人感觉,应该是“集中”而不是进一步“分散”,不要去做“木桶”和“木板”。
个人感觉,我们应该作刀、作枪,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枪尖”上,或者集中力量做一些有个性好用的东西,或者集中力量解决用户意见比较大的地方。
个人感觉,应该是“集中”而不是进一步“分散”,不要去做“木桶”和“木板”。
闻到死太贵, 麦克价更高。 有了笨笨兔, 二者皆可抛。
+ 我的六轮折腾
+ 折腾6轮的结果(对40余种WM的测试和分析,多种DE和WM并存的方案)
+ 折腾的中间成果:可以独立运行的一个Wharf(图标化的启动菜单)
+ 强烈推荐----折腾的终极成果:一个自己开发的DE环境
+ 签名空闲链接位置招租
+ 我的六轮折腾
+ 折腾6轮的结果(对40余种WM的测试和分析,多种DE和WM并存的方案)
+ 折腾的中间成果:可以独立运行的一个Wharf(图标化的启动菜单)
+ 强烈推荐----折腾的终极成果:一个自己开发的DE环境
+ 签名空闲链接位置招租
-
- 帖子: 2
- 注册时间: 2011-12-04 15:30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这篇文章的前提假设是假定我们追求在桌面市场上的最大市占率,应该如何操作。ljj_jjl2008 写了:现在linux在桌面只有1%不到的份额,所以我感觉不要作木桶!
个人感觉,我们应该作刀、作枪,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枪尖”上,或者集中力量做一些有个性好用的东西,或者集中力量解决用户意见比较大的地方。
个人感觉,应该是“集中”而不是进一步“分散”,不要去做“木桶”和“木板”。
至于应该不应该追求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枫叶饭团
- 帖子: 14683
- 注册时间: 2010-06-16 1:05
- 系统: Mac OS X
- 来自: Tencent
- 联系: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你把字体调这么大,肯定读完的人少
-
- 帖子: 813
- 注册时间: 2008-04-20 12:13
- 系统: OS X, Gentoo, Win8.1
- 来自: Shanghai, PRC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1枫叶饭团 写了:你把字体调这么大,肯定读完的人少
没读完
-
- 帖子: 919
- 注册时间: 2009-07-01 22:04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道理天下皆知,但ubuntu到底想要什么只有那位负责人知道吧。
bash不如perl精妙,学不到lisp的皮毛,远不够c++强悍,不过可以用。
- adagio
- 论坛版主
- 帖子: 22110
- 注册时间: 2008-02-17 23:47
- 来自: 美丽富饶的那啥星球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这完全是个伪命题!windows--->极度傻瓜式的操作方式?
我们所有人,有几个不是从windows转过来的?在一个很 熟悉的环境里,你当然觉得那很“傻瓜”了,可是你真要去找个大妈来,就不一定喽
我老娘就完全没碰过电脑,鼠标占啥样都没摸过,对于她来说,用windows还是linux根本没有任何不同
操作系统这种“高级”货色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玩意,我的旧电脑拿给她用,我照样要手把手教,从鼠标单击、双击到开机、关机,没有我她能搞定?能整出电视剧看?能整出麻将来玩?笑话!
总之我看瞎了狗眼,也没看出windows哪里“傻瓜”了
gnome、KDE,这些比windows哪里不傻瓜了?天大的笑话!
windows里,你们的老爸、老妈,有几个人能自己装系统、装程序、解决问题的?天大地大的笑话!屎上最大的伪命题!
明天就换大三八!
——8核CPU、8G内存、8T硬盘……
8卡交火,80寸大屏放8个……
IPv8的光纤要8条……
---------------------------------------------------------------------------------
★ [图片版]新手当自强(续)FAQ
★ [新手进阶]挂载、fstab、调整linux分区
★ [图片版]E17桌面环境配置手把手
——8核CPU、8G内存、8T硬盘……
8卡交火,80寸大屏放8个……
IPv8的光纤要8条……
---------------------------------------------------------------------------------
★ [图片版]新手当自强(续)FAQ
★ [新手进阶]挂载、fstab、调整linux分区
★ [图片版]E17桌面环境配置手把手
- qy117121
- 论坛版主
- 帖子: 50587
- 注册时间: 2007-12-14 13:40
- 系统: Winbuntu
- 来自: 志虚国乌由市
- 联系: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Havanna 写了:+1枫叶饭团 写了:你把字体调这么大,肯定读完的人少
没读完
- adagio
- 论坛版主
- 帖子: 22110
- 注册时间: 2008-02-17 23:47
- 来自: 美丽富饶的那啥星球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当然,LZ其他的论调我还是同意的,比如软件支持,这的确是短版,也是我没法把工作拿来linux干的主要原因
明天就换大三八!
——8核CPU、8G内存、8T硬盘……
8卡交火,80寸大屏放8个……
IPv8的光纤要8条……
---------------------------------------------------------------------------------
★ [图片版]新手当自强(续)FAQ
★ [新手进阶]挂载、fstab、调整linux分区
★ [图片版]E17桌面环境配置手把手
——8核CPU、8G内存、8T硬盘……
8卡交火,80寸大屏放8个……
IPv8的光纤要8条……
---------------------------------------------------------------------------------
★ [图片版]新手当自强(续)FAQ
★ [新手进阶]挂载、fstab、调整linux分区
★ [图片版]E17桌面环境配置手把手
- 流浪风雨
- 帖子: 228
- 注册时间: 2010-12-09 13:19
Re: 【原创】ubuntu如何走向成功--从木桶理论说起
老兄听说过开天辟地万事无优吗?上世纪90年代后期风靡一时。。。。。。。。。。。。
---------------------------------------------
http://www.haiku-os.org/community/donating_to_haiku
开源操作系统公益捐款链接
软件仓库
https://depot.haiku-os.org/#/?bcguid=bc ... MOSTRECENT
http://www.haiku-os.org/community/donating_to_haiku
开源操作系统公益捐款链接
软件仓库
https://depot.haiku-os.org/#/?bcguid=bc ... MOSTRECENT
-
- 帖子: 535
- 注册时间: 2010-08-09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