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发行版对笔记本的温度控制比较友好?
发表于 : 2011-11-20 7:17
也用了好几年的Linux了,最初是ubuntu,从7.04开始用的,也尝试过6.06,一开始是好奇,一直到最近两年才真正把它当作主要的操作系统来使用。
10.04以后,感觉不适应unity的操作,而且那时候的unity很粗糙,所以叛逃到KDE去了。Kubuntu虽然也不坏,但总让人觉得有换发行版的冲动,于是又是一番折腾,主流的发行版基本上都尝试过了,期间用的时间最长的是PCLinuxOS,好几个月吧,最后还是到了Arch。
其实Arch一直是我认为很不适合我的一个发行版,毕竟安装配置太过繁琐,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困难重重。不过这半年用下来,虽然不至于说省心,但是确实算是好用。小问题不断,都是需要我耐心一一去Google去发贴询问去动手解决的。
目前唯一的不满意,就是它的CPU温度控制了,总是感觉风扇要吵一些。以前用10.04的时候,CPU温度一般在55度左右(仅浏览网站,当然是没有播放Flash的情况下),播放视频,大概是60度;繁重计算的情况下就都一样了,80度以上都很正常(全屏看720P的Youtube视频时也是)。现在用的Arch,闲置时最低也就是57、58度,一般浏览网页就62、63左右,用SMplayer开个视频就会到70。
我的笔记本刚好就是大概60度是一个门槛,所以用ubuntu10.04的时候CPU风扇大部分时间非常安静,用Arch就总是有点闹心,虽然也不算很大声,但不舒服。相较之下,Win7真是太牛了,安静得一塌糊涂,即使是在播放Flash视频。闲置的时候50度以下,一般使用都是徘徊在55度左右。我的Win7从笔记本刚买回来就没重装过,2年了,开机速度挺慢的,加载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要好几分钟,但是之后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跟Win7比没什么意思,还是跟其它发行版比较一下吧。我原本以为是KDE的问题,但是我尝试使用了几天的XFCE,情况也没有丝毫改善,无论我有没有开启compiz特效。Gnome3就更热了,很奇怪,虽然界面挺流畅的。
参照archlinux wiki上面的跟笔记本相关的所有设定都尝试遍了,依然没有改善。曾经想过如果让CPU像在win7下面一样,不轻易提升频率就好了,但是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例如将/sys/devices/system/cpu/cpufreq/ondemand/up_threshold的值修改到99,CPU的频率依然非常轻易地变动(随便点个Dolphin,CPU就从最低的1G冲到最高的2.17G,虽然只是几秒钟,但是风扇很快就响起来了)。虽然我知道这样可能对运行性能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如果我用 powersave 的话,基本上日常的应用都很流畅(全屏Flash不行)。
不知道ubuntu是不是对这些小地方有调整,还是以前Gnome2+Compiz+旧内核确实比较省资源,总之现在我想要换回ubuntu,又怕新的unity也是个耗资源的大户(U盘体验过一下,老实说,很不习惯,还是很粗糙,而且很慢,比起同样在U盘运行的Kubuntu要慢)。如果换Debian,又怕软件不好找,而且都挺旧的,Arch就是这点让人很难割舍(还有AUR)。据说Debian对于桌面用户也不算很友好,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折腾过一次Arch实在没耐心搞了。
不知道OpenSuse怎么样,很久以前尝试过一下,当时ibus输入法无法解决,现在应该没问题了。字体渲染也没有ubuntu好看(Arch我都是打了ubuntu的字体补丁的),软件就不知道了,不了解,有些可能也不太好找。那个yast慢得一塌糊涂,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快一些。
还有始终没有尝试过的Fedora,不过看样子是Gnome桌面为主打的发行版,Gnome3也让我觉得很麻烦,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点击量,所以还是尽量找KDE的,比较这一年多下来已经很熟悉和习惯了。
大家有没有比较推荐的?
10.04以后,感觉不适应unity的操作,而且那时候的unity很粗糙,所以叛逃到KDE去了。Kubuntu虽然也不坏,但总让人觉得有换发行版的冲动,于是又是一番折腾,主流的发行版基本上都尝试过了,期间用的时间最长的是PCLinuxOS,好几个月吧,最后还是到了Arch。
其实Arch一直是我认为很不适合我的一个发行版,毕竟安装配置太过繁琐,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困难重重。不过这半年用下来,虽然不至于说省心,但是确实算是好用。小问题不断,都是需要我耐心一一去Google去发贴询问去动手解决的。
目前唯一的不满意,就是它的CPU温度控制了,总是感觉风扇要吵一些。以前用10.04的时候,CPU温度一般在55度左右(仅浏览网站,当然是没有播放Flash的情况下),播放视频,大概是60度;繁重计算的情况下就都一样了,80度以上都很正常(全屏看720P的Youtube视频时也是)。现在用的Arch,闲置时最低也就是57、58度,一般浏览网页就62、63左右,用SMplayer开个视频就会到70。
我的笔记本刚好就是大概60度是一个门槛,所以用ubuntu10.04的时候CPU风扇大部分时间非常安静,用Arch就总是有点闹心,虽然也不算很大声,但不舒服。相较之下,Win7真是太牛了,安静得一塌糊涂,即使是在播放Flash视频。闲置的时候50度以下,一般使用都是徘徊在55度左右。我的Win7从笔记本刚买回来就没重装过,2年了,开机速度挺慢的,加载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要好几分钟,但是之后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跟Win7比没什么意思,还是跟其它发行版比较一下吧。我原本以为是KDE的问题,但是我尝试使用了几天的XFCE,情况也没有丝毫改善,无论我有没有开启compiz特效。Gnome3就更热了,很奇怪,虽然界面挺流畅的。
参照archlinux wiki上面的跟笔记本相关的所有设定都尝试遍了,依然没有改善。曾经想过如果让CPU像在win7下面一样,不轻易提升频率就好了,但是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例如将/sys/devices/system/cpu/cpufreq/ondemand/up_threshold的值修改到99,CPU的频率依然非常轻易地变动(随便点个Dolphin,CPU就从最低的1G冲到最高的2.17G,虽然只是几秒钟,但是风扇很快就响起来了)。虽然我知道这样可能对运行性能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如果我用 powersave 的话,基本上日常的应用都很流畅(全屏Flash不行)。
不知道ubuntu是不是对这些小地方有调整,还是以前Gnome2+Compiz+旧内核确实比较省资源,总之现在我想要换回ubuntu,又怕新的unity也是个耗资源的大户(U盘体验过一下,老实说,很不习惯,还是很粗糙,而且很慢,比起同样在U盘运行的Kubuntu要慢)。如果换Debian,又怕软件不好找,而且都挺旧的,Arch就是这点让人很难割舍(还有AUR)。据说Debian对于桌面用户也不算很友好,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折腾过一次Arch实在没耐心搞了。
不知道OpenSuse怎么样,很久以前尝试过一下,当时ibus输入法无法解决,现在应该没问题了。字体渲染也没有ubuntu好看(Arch我都是打了ubuntu的字体补丁的),软件就不知道了,不了解,有些可能也不太好找。那个yast慢得一塌糊涂,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快一些。
还有始终没有尝试过的Fedora,不过看样子是Gnome桌面为主打的发行版,Gnome3也让我觉得很麻烦,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点击量,所以还是尽量找KDE的,比较这一年多下来已经很熟悉和习惯了。
大家有没有比较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