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软件的衍生优点--催生优秀的硬件
发表于 : 2010-07-02 13:24
对于我本人而言,使用GNU,不仅仅是兴趣,还因为我的本行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测。
我是设计IC的,兴趣最浓的地方是处理器,指令集。我想各位都清楚,x86-IA32算是一个落后的架构,其CISC指令集特征更是不符合现代海量运算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打打补丁是没办法彻底改观的,个人认为只能彻底推翻。但市场有其固有的惯性,技术也不是能一步到位的。尽管有更先进的指令集和架构存在,但不可指望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来能与主流处理器抗衡的产品。既然没有竞争力,则很难产生利润,所以,依靠商业运作,现状很难改变。
P3时代,x86处理器遇到CISC架构瓶颈,最后依靠内部转换成RISC运算来解决问题; P4时代,x86处理器遇到频率瓶颈,最终依靠多核技术做出了跨越。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处理器利用效率低,扩展性不佳,仍然是避免不了的问题。有不少公司曾经尝试开发RISC处理器,但只能用于很小的范围,很难推广,问题就在应用软件难以同步转化。这样,很多优秀的理论和设计就无法得到发展。
而自由软件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没有版权的困扰,它能很容易的移植到新的平台上。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编译器。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师来说,编译器通常是与处理器指令集一块儿设计出来的,这样能获得最好的性能优化。另一方面,处理器的改进也更为方便,一些看上去激进的变化不再有那么多障碍。
在硬件设计这边,指令集一般来说也是有版权的。但目前情况可能会有变化,第一,几大主要基础指令集的版权都过期了,可以自由使用;第二,自由硬件设计代码也逐渐开始流行,open cores和opensparc就是例子。和软件业一样,自由的硬件设计也会加速产业的发展,促进自由竞争,释放更大的市场。对于用户来说,好处很明显,硬件设计的总体成本下降,高性能硬件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
我是设计IC的,兴趣最浓的地方是处理器,指令集。我想各位都清楚,x86-IA32算是一个落后的架构,其CISC指令集特征更是不符合现代海量运算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打打补丁是没办法彻底改观的,个人认为只能彻底推翻。但市场有其固有的惯性,技术也不是能一步到位的。尽管有更先进的指令集和架构存在,但不可指望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来能与主流处理器抗衡的产品。既然没有竞争力,则很难产生利润,所以,依靠商业运作,现状很难改变。
P3时代,x86处理器遇到CISC架构瓶颈,最后依靠内部转换成RISC运算来解决问题; P4时代,x86处理器遇到频率瓶颈,最终依靠多核技术做出了跨越。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处理器利用效率低,扩展性不佳,仍然是避免不了的问题。有不少公司曾经尝试开发RISC处理器,但只能用于很小的范围,很难推广,问题就在应用软件难以同步转化。这样,很多优秀的理论和设计就无法得到发展。
而自由软件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没有版权的困扰,它能很容易的移植到新的平台上。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编译器。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师来说,编译器通常是与处理器指令集一块儿设计出来的,这样能获得最好的性能优化。另一方面,处理器的改进也更为方便,一些看上去激进的变化不再有那么多障碍。
在硬件设计这边,指令集一般来说也是有版权的。但目前情况可能会有变化,第一,几大主要基础指令集的版权都过期了,可以自由使用;第二,自由硬件设计代码也逐渐开始流行,open cores和opensparc就是例子。和软件业一样,自由的硬件设计也会加速产业的发展,促进自由竞争,释放更大的市场。对于用户来说,好处很明显,硬件设计的总体成本下降,高性能硬件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