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发表于 : 2018-06-13 14:32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有所感触,转帖一小段过来:
南都:对于即将复学的学生群体,您有什么样的寄语?
钟南山:准确地说,我经过了至少七十几年的学习,我关于学习的最大体会就是,要学好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知识以后,你才能够往上走。
而在基本功里,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了语文才懂得如何对事情进行分析、总结、综合。我们在很多科研工作、科研领域中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尤为重要。
其次就是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除了学习基本知识,还要有好奇心,经常去考虑一下:这个为什么是这样?或者这个跟事实(本质)有什么出入?
正因为这样,我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以及这几次抗击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都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和敢于提为什么的精神。对于别人讲的东西,不见得要相信,关键要眼见为实。以实践为师,相信自己的实践,比相信权威更加重要。
我找到了:是从南怀瑾的《老子他说》里看到的,yq-ysy 写了: ↑2018-01-23 20:30关于“战争”,我的看法是,商场像战场,更似赌场,赢钱的一方总是说是因为自己的“技术高超”,Ping-Wu 写了: 4. 关于“战争”,现代的战争讲的主要是“贸易战”,“智权战”, “软件战”。
而输钱的一方,输少时能忍,输得多了,就会抱怨对方作弊出老千,
然后再继续输,自己又没有什么办法挽回局势的时候,争吵打架是最终必然的结果。
……
还有一个例子,不记得是谁说的了,好像是在《群书治要360》里看到过,古人说:
给穷人一块熟肉,不如给他一块生肉,他拿回去,喜欢煎、炒、蒸、炸,各种烹煮方法都可以自己选择。
同样地,给穷人一间屋,不如给他一块地,他喜欢种、养、搭、盖,各种治业方法都可以自己选择。
古文出自《说苑》卷七:政理我们再说一个“洼则盈”的故事:
晋文公问政于咎犯。咎犯对曰:
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
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斯之谓乎?
“咎犯”是一个人名,不要认为“咎”是过错,“犯”是犯了罪,这样解释那就糟了(一笑)。
咎犯和栾枝,都是晋文公身边的高级干部,而且都是跟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吃尽苦头的人。
有一天晋文公与他讨论政治的道理,咎犯对曰:
“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
咎犯答复说:你要在经济上、财政上,做平均的分配,合理的分配。
比如我们分配一块肉,煮熟了来分配,还不如分腥的好。
拿一块生的猪肉分给人家,五斤也好,十斤也好,
分到猪肉的人,也许红烧,也许清炖,比较方便,
一定要煮熟切片再分送给人家,那么,人家就固定非吃白切肉而不可了!
这样,就有点强迫别人的意志了!
这是分熟的不如分腥的涵义,是用譬喻的逻辑。
再说,分食物给人家,不如分地给人家自己去耕地好。
也就是说,最好是把王室的私有财产——土地,平均地权,分配给老百姓以后,
“而益其爵禄”,不但分配给他土地,使其生活安适,而且给他适当的职务,使他有事情可做。
这样一来,自己的财产虽然分配给了老百姓,在形态上好像是把财产分掉了,
其实老百姓富有了,也就是王室国家的富有。
“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这两句又是什么内涵呢?
因为万一有敌人来侵犯,全国老百姓不要你下达命令,自然会起来作战,
如果我们共有的国土被敌人占据了,那大家也完了。
何谓“致师而战者”?“致师”,是不等到下达命令,老百姓自动地都来动员,
因为国家的灾难,就是人民自己的灾难,
这是“致师而战”的内涵,同时也说明了“洼则盈”的原理。
代码: 全选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舅犯对曰:
“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
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此之谓也。”
虽然放弃美国的国藉,需要交很大一笔“弃籍税”,yq-ysy 写了: ↑2018-12-17 9:15 最后建议,衷心希望各位趁早、尽快(十年内)加入中国国籍(不仅仅是申请绿卡),理由有三:
(1)现在入籍中国的条件比以前宽松了许多,而且申请的人数还不算多,在您年龄还不算老、有突出专业技能或资历的条件下,成功率应该还是高的。
(2)现在,世界依然还是以前的那个世界,但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中国。
(3)未来,世界已经不是现在的这个世界,但中国依然还是现在的这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第七条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中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八条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
第十三条 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
我再举一个例子,美国财政部要员曾专门来请我吃饭。这位财政部要员问我,你看了美国有什么观感?我说,刚来两三个月,会有什么观感!他说,你一定有,我们国家很欢迎你这样的人,最好你长住在这里。我说,对不起,我不会长住,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两兄弟吵架,我是夹在中间的,难办,暂时到你们这里住一段时间。他说,你总有个观感吧?最后逼得我没有办法,只好说了。
我说,“你一定要问我啊?我这个人是中国的老百姓,乡巴佬出身,不懂的,我三个月来,对你们美国的观感有三句话:第一、你们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嗯!他很认同。“第二、是最贫穷的社会”,他正在吃饭,把筷子就放下来,“嗯!有道理”。“因为我看到那些家庭用的汽车、家具、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等,都是分期付款的,用不到几年就旧了,新的发明出来又要换新的了,一辈子都在分期付款中,包括住的房屋。所以我说你们整个的社会是贫穷的社会。”他说非常有道理,饭都不吃了,就看着我。
“第三、你们是世界上负债最大的国家,你们根本空的,都是欠人家的,欠全世界的,骗全世界来的,可是全世界的国家对你们没有办法,因为你们有原子弹,所以人家不敢向你们讨账。如果我们中国只有鸭蛋,欠了债,人家就会来要账了。就是这三个观点,其他我不懂。”他说:“完全准确。”我说:“真的啊?总算给我矇对了!”
……
我就讲过中华民族的命运,一九八七年(丁卯年)以后就转运了。当场有个中央委员站起来问:“南老师,你说转运了?”我说:“转运了!”他马上问:“有多少年?”我说:“两百年的大运,将来比康乾盛世还好!”他说:“你打保票吗?”我说:“我再讲一句话,不是打保票,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啊!”
……
赚了钱以后,又想办法把太太孩子送到外国去,乃至到国外搞个商业,办公司,买房产。我说你们注意哦,这个时候要居安思危了!
你们要晓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拿了美国国籍的日本人在美国有多少钱,成为欧洲人的犹太人在欧洲有多少钱,但是一旦两国发生冲突,日本人、犹太人他们,在外国的财产一概被就地没收,被赶到集中营去。所以我对这些老板们说,你们怎么这样做呢?
而且你们的孩子送到外国受教育变成香蕉;外面肤色是黄的,内在意识是白的,不伦不类;三代以后,他们仍然是白种人里的五等公民,你们以为了不起啊?有人说在外国很自由,当然自由,你在别人的国家,坐在那里骂自己中国的人,谁管你啊?骂得越凶越好,这个很自由,但这不是好事啊!这是站在大的方面来讲。大家自己没有计划、没有思考,这个财富的流失多少?自己甘愿送出去。
……
我在美国时就说过,五十年后的中国一定会赶上来的,美国会慢慢停止发展,中国会慢慢强盛的……
当一个国家发展受到阻碍时,那个国家就会对中国人的财富采取措施,会想办法夺走你的财富。
不要看你现在美国呀什么国家有好多钱,你不拿回来,以后都会有麻烦的。
我的好多朋友听了我的劝告,都回来了。时候到了,该回来啦!不要后悔啊,走晚了,到时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yq-ysy 写了: ↑2018-04-23 12:39 【全文转】《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 》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w63uRu-yT12Pmt9GYiNDvQ
http://www.sohu.com/a/229081787_115207
从头到尾完整阅读一遍,深以为然。
外行领导内行,只看眼前,只顾私利,上行下效,必然是这样的结果。
想改变,不能只存在于普通人的意识中,普通人力量不不够,更需要权力阶层制定或采纳切实有效的方案并执行下去。
否则,只能试试涅磐。
做事情,取得好的结果不是必然,只是一种可能,可以去争取,但不能保证。(如果是必然或者能保证,那也轮不到普通人来
这样一看来就有意思了,美国当初建国的过程,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发起的?宋朝的得天下,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欺负柴家孤儿寡妇而得的天下。
到了蒙古人进来,元朝接手的时候,宋朝的末代皇帝,也正是孤儿寡妇。
有人作一首咏史诗说:
忆昔陈桥兵变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二百余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
到了清朝也是,孤儿寡妇带四万人入关,统治了四万万人的中国,
最后结束的时候,也是孤儿寡妇挟一个小包袱回去了。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明朝、元朝、宋朝、唐朝,一路上去,都是如此。
天地间的事,怎么来就怎么去。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定律。
何:为“荷”,担负之意。对噬嗑卦的“上九”这一爻的解说,是孔子的名言,
这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孔子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何校、灭耳,凶。
数据来源:
是的,现在的老年人有“数字鸿沟”,不会操作手机和电脑。
有人说“鸿蒙是换皮的安卓、魔改的安卓”,如果那么简单,怎么不见其它手机厂商、智能手表厂商、电视机顶盒厂商早早做出来呢?华为这次是开了个好头。
打印机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新鲜玩意儿,这就意味着除了年轻人之外,老人孩子都很难操作打印机使用。
这在平时,家里就是老人带孩子,打印个作业还得跑到楼下“链家”,或者去老公单位去蹭打印机。
这次的一碰打印功能可谓是让打印机零门槛了,手机一碰就打出来了,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也多亏华为看到了老人孩子用打印机的使用需求,隔壁的厂商可得好好学习一下了。
家里老人也一直非常支持华为,可以安排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