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世界上有两款产品,用户只能选择其一,换句话说,没有这两款产品,用户就没得选择
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社会中的用户,其实是非常悲哀的,因为他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两样
其实操作系统远远不止两样
另外看上面有人提到微软的垄断。我想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1. 弱者控告别人垄断,强者被控垄断
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控其垄断的做法完全是弱者无奈的反击。比如04年韩国Daum通讯状告微软在xp中自带msn。结果韩国法院裁定微软自带的msn是不正当竞争。但是在中国就很少听到有人说”微软利用垄断地位,搭售msn,对QQ造成伤害“。或者很少有人听到”微软利用垄断地位,搭售netmeeting,对skype、QQ造成伤害“。”微软自带智能ABC输入法,对搜狗拼音造成伤害“
事实上,如果一种软件比微软的软件更加优秀,自然就会更多的人去选择它,它本身就不会去指责微软垄断。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没看见什么人在用netmeeting的原因。
2.商业模式更能满足用户需求,开源社区的”成果属于每一个人“是画饼充饥
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在自由竞争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去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各种软件、系统。即便今天是小众的产品,只要你真的比垄断地位的软件优秀,同样可以取而代之(在中国迅雷取代快车和网络蚂蚁,qq取代ICQ,搜狗取代紫光。。。)。那么ms office取代wps呢?有很多人喜欢拿这个作为反驳。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当时wps远比ms office优秀,那么ms office自然就没有任何机会。这至少说明当时的office 和当时的wps 一样优秀。这是题外话。
可是社区模式不同。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开发软件,他们用别人开发的软件。他们会想:我不管成果属于谁,总之是有人在开发的,我享用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付钱也是应该的。只要不太贵,不如我会选择其他的软件。当然不付钱更好!如果有人对他们说成果属于大家,其实对用户来说毫无意义,他完全不会开发软件,你这个成果到底是什么成果?这个成果的归属,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3. 把开源社区”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的原因归结为”社区经营的范围小“,这是彻彻底底的因果颠倒。
首先这个”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用linuxer的话说,先不成立。作为社区模式的最大产品——linux平台,满足不了用户需求?这是被linuxer捍卫了一千遍的所谓的真理。他们说,linux完全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它做得比微软更好!其次,”经营范围小“其实是个很笼统的说法。
4.开源社区模式是反 动的模式(不同于政治意义的反 动),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会成为主流
我不知道在一些linuxer的眼里,到底对”选择“二字是如何理解的。到底用户注重的是何种模式(商业or开源社区?),还是注重软件是否能满足自身的需求。
我的理解是后者。如果是前者,用户只有两种选择(商业和开源社区),自然是”受众“。可是如果是后者,实现各种需求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光看图软件就有很多很多。用户完全是”主动者“!也就是说,其实用户不是受众。事实上前面提到的两种模式,最终会直接引起用户做选择的,依然是诸如”是不是能有效管理文件“,”软件运行速度“,”容易上手程度“,”能否硬件加速“,”界面是否精美“这些东西。
p.s. 另外加一句,以上所以提到的观点都基于桌面领域。
p.p.s 我写以上文字并不是反对开源软件(或者自由软件,有关这两者的区别,不是我想讨论),相反我强烈地支持它们。但是我认为它们的发展战略出了很大的问题。当然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可是情况不容乐观,可以参看业内人士的这篇文章:
http://tech.it168.com/a2008/1204/259/00 ... 何建立一种共赢的模式,需要我们花很大的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