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rt_star 写了:jarlyyn你基本是在臆想,去看看GUI的历史。尤其是单窗口,纯粹是在扯淡!
说实话,win7除了将xp的任务栏增强,不伦不类的弄了个库,增加了类似不输入密码的sudo以外,看不出和winxp有什么区别。分区更是win急切要抛弃的淘汰概念,你分了200G的文档区,不如把200G的文档都放在库文档里,访问更直接,管理更容易。分区是dos时代的产物,涉及到文件系统支持容量以及杂乱的系统目录等,现在win7和win8面对用户层面上都在极力规避分区概念。
如果用xp多年,改变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unity我觉得很不错,几个版本下来已经很好用了,尤其是启动器和dock,非常方便
kde可以用的很好,配置出非常像osx或者gnome的方式,也可以非常容易配置出类似于xp的方式
用哪个不重要,完成自己的工作最重要
争论了一天,你基本是在讨论一个概念:xp/win7的桌面是最好的(我估计kde也被你搞的像xp一样,加上个任务栏增强插件就等于win7了)
而我所说的话题是因为我在对比osx和win8的开始屏幕时无意中看到了图标的细节而吐槽了一下win8。
改变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用习惯来掩盖缺陷。就比如我说spotlight的时候你跟我扯分类,我说timemachine的时候你跟我扯hg。
finder你要root,你想干嘛?如果你想root的话随便在terminal里做一个sudo或者直接chmod后你自己随便玩。
3-5年前我面对最多的是代码,每次文件管理器的树开了一层又一层,那时我觉得老版的gnome或者xp很方便。但是现在代码都有统一的工程,管理都在ide或者repos gui里面。关注的不是整个文件夹里有什么,而是我需要的东西在哪。
现在我处理最多的是文档,各种名字、各种类别、各种类容的文档,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想找一个文档很快就能找到,编辑了文件以后又能方便地处理它,仅此而已。
我需要图片的时候,通过地点或者面孔就很快能找到,如果你让我花半个小时一个一个预览,一层一层去找,这活不干。
操作系统是工具,这个工具好用不好用看个人,喜好什么自己决定。
一个人的好习惯在别人那可能就是坏习惯,就比如你说的红色在中国是飘红,在美国是赤字一样。不过你忘记了一点,红绿灯都是一样的。
你可以截图放大以后看win7那粗糙的毛玻璃边框,然后歌颂它粗糙的有理。就如同我放上面的图标,竟然在ee提醒下发现了那么多应该就有的细节没做到。
不了解它,就不要去否定它。
xp和win7的方式不是不好,只是有更好的选择。win里有太多的妥协和粗糙的设计,是盗版和行业软件成就了它,不是质量成就了它。
在unity和osx之前,我也是kde4的粉丝,但我不是调成和win7或者xp一样的模式,而是类似于老版gnome的方式,再加上全局菜单。喜好不同,仅此而已。就比如我在10多年以来用windows关闭窗口都是双击标题栏左侧的习惯一样,就是喜好不同而已。
刚开始选择osx,仅仅是因为:一、电脑预装而且全功能(不像win7那样被阉割成home);二、纯粹的unix环境,虽然很多东西不如gnu系比如linux那么方便,但是总体是一致的。三、网银、办公软件和QQ(三个杀伤力最大的东西);四、重量级软件的支持。
后来才慢慢觉得搜索建议结果更好、操作更直白、理解更容易等等优点。
unity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用,现在慢慢很多人开始用了,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仍然抱着win的习惯,桌面10年以后可能还是那样,没变化,因为创新和改进都被扼杀了。
90%的人用电脑,都是一样的习惯:听歌打开听歌的软件,关注的是这个软件里面有什么歌;看图打开看图的软件,看看自己的用单反在不同地方拍的每个人的每张笑脸;写文件就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文件然后编辑修改发送;是不是给我一个通知告诉我谁给我邮件或者消息了。哪天某某找我说把去年拍的有自己出现的照片打个包发过来,我还能一个一个找?也就是直接用面孔搜索一下就行了。
只有1%的人在纠结装了10个听歌的软件,定不下来哪个功能好,哪个界面好,最后听歌的时候还要去文件夹里一个一个找。
细节是解决工作效率,不是妥协在win下的习惯。
以前我也纠结分区的大小,也纠结那索引干掉的4-5G空间,现在发现过度的纠结就是给自己垒墙来禁锢自己,没必要。
请不要噫测,我xp当主系统一共用了2-3年,win7当主系统一共用了一年半,加起来都不如gnome用的时间长。至今,在wn98以后的版本,我用linux桌面系统的时间远超win系列。我的工作环境也是纯linux的,所以不要动不动提和win妥协。win下不是什么都是坏的,作为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它必然有可取之处。我用linux是因为linux更好,而不是win很差。
撇开对微软的歧视,xp无疑是windows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一个系统。而win7能做到与xp比没什么退步,反而在各个地方有不小的提升,绝不是‘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可以用来掩盖的。微软这十年也除了不少的 系统,成功的也就xp和win7,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没比要去抹黑那两个系统了。
你的前提是因为默认osx好,所以觉得像osx的才是好设计,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全局菜单,不算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是在个人电脑上只有苹果在用全局菜单和dock。而dock是一个使用很不方便的东西,和compiz一样,使用起来华而不实。现在还有几个人常开compiz那些特效?dock+全局菜单这个怪异组合,在大屏幕上,全局菜单坑爹,在小屏幕上,dock坑爹,这真的是良好的设计?新系统里的确有更好的全局菜单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单任务为主的手机系统上,比如android的全局菜单就很好,但看看android的全局菜单真的和苹果的是一回事么?
至于分驱动器,这压根就不是什么优点和缺点的问题。windows只是缺少方便与稳定的把驱动器挂载到文件系统的某个区域的功能。把实际存在,逻辑上有操作意义的东西隐藏起来,那是蛋疼,finder还不是把所有的设备罗列出来了?
至于管理图片,管理文档,这是资源管理器该做的事么?
还有说什么红绿灯都一样,先不说红绿灯是不是能代表全部,你知不知道驾照不是什么人都能考,都需要体检?用颜色而不是图形来表示功能必须是蛋疼,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后,再回到主题,继续说mac os坑爹的地方。
楼主觉得这种放大后的图体现了mac os的好?我只觉得这体现了mac os之所以不能成功的地方才对。
大部分主流系统,win也好,kde 也好, gnome/lxde/unity也好,都不会去做这样的设计。
因为大部分系统关心的是怎么能让更多的系统去运行,怎么让系统运行的更流利,而不是怎么消耗更多的资源去让界面显得细致那么一点点。
用一个大图片做icon很复杂吗?很费时吗?
任何一个应用程序的功能耗费的时间就超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