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Windows下就不屑用盗版软件,全部能找到替代品,
而且对Firefox、Google一类产品有独特爱好,也因此了解了开源的精神,
Linux是N年前就知道了(2003年左右吧,当时才10岁),当时的感觉似乎很神秘,很高深的东西
后来前几年(2006年7月)得知98停止支持之后,就经常考虑我的OEM XP停止支持的问题,
越想越不爽,不想一直用XP更不想买盗版Vista(更重要的是硬件不够)
于是渐渐发现微软的可恨之处了,这很重要
当时我13岁,就年龄来看正是想装13的年龄
在Google搜索Linux,了解了大概情况,貌似也是这时认识了维基百科吧,又有了一个喜欢的产品,而且有了大量资料
了解到Linux不是黑底白字命令行(虽然现在知道这是精华),却能干很多事情,但不是装13
当时正值6.06LTS,Ubuntu非常流行的时候,
那么总结一下,Ubuntu最大的亮点是易用性,当时查资料的广泛评价是“最适合新手使用的发行版”
额。。其实Ubuntu本身最大的,可能也是唯一的亮点是易用性
我就决定,迟早要干掉Windows,不过不是现在
Wiki、论坛的资料翻了无数遍——虽然我是电脑爱好者,并且已经是自由软件爱好者
丰富的资料,是Ubuntu系统之外的亮点
之间我没安装,也没放弃Ubuntu
今年1月,当Wubi的宿主Windows系统多次因为内存接触不良而蓝屏,却总是告诉我XX系统文件错误的时候,
我才第一次发现原来Windows竟然把人当SB
Linux才把人当人
于是就装Ubuntu单系统啦~一阵轻松感觉,我已经陆续看了两年多新手指导资料,加上几个月Wubi
熟悉了以后开始尝试各种Linux发行版,最后发现Debian对我来说几乎完美
那么Ubuntu相对于Debian的缺点是什么呢~
可定制性。安装时不可选择包,等等
不够纯净,没用的软件挺多
太惯着人了,不过虽然作为最惯着新手的发行版,也不敢和Win争第一
可惜改正这些缺点就没了易用性。
再和Win相比,就是语言支持,软件源设置等等安装后的配置对新手来说比较繁琐
现在语言支持会自动弹出了,不过软件源呢?是不是要第一次使用自动弹出个“建议换源”呢?
总之现在继续改进易用性即可,有缺点也没必要改
至于系统之外,
这个论坛,以及Wiki比较牛,继续努力
送光盘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宣传方面
避免传教士,让新手敬仰开源主动找上来是最好
像Firefox、Wikipedia之类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开源氛围,
Linux的精神才是吸引人的地方
Firefox因为国内的SB网站的歪曲的广告而被骂,就是个宣传不当的反例,虽然不是FF本身的问题
所以让新手知道Linux,知道自由软件就好,或许像我一样主动找到Linux的都特别容易接受,大肆宣传不可取
Ubuntu也要加强和Debian以及其它发行版的合作,壮大Linux阵营,形成良好的开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