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读读我说的那句话,究竟哪一句说你曾经承认还是否认什么什么了。
你还敢认为日本鬼子说“南京大屠杀”从来不存在,是中国人自己YY出来的这一说法有什么不对吗?
你自己看看这样写会让人怎么想。
runpin 写了:
我前面反驳的话基本都被阁下先自动过滤了,仅仅是你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就哀怨地说我是“争论”而不是“讨论”(拜托,这是PK版),“喜欢偷梁换柱”,难得阁下知道这个成语,那拜托阁下说说我偷了你哪根“梁”,又换了哪根“柱”?又把什么样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了?
说实话你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子。应该说前面讨论了那么多,但我们两人的讨论重点却是不一样。所以,如果要继续讨论的话,干脆一点一点来。
所谓“真实的历史本来就是不可考的”这根本就是荒谬的,它隐含着否认一切举证和探究,就如同一个案件发生了,有人目击了、记录了,法官却根本不承认一般。你给一心想还本来面目的历史学家安排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最多就是尽量的接近真实的历史”,就如同抛物线永不可能触及数轴一样,那历史学究竟有什么价值,仅仅是揣测一堆你我都不知道正确性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真实的历史本来就是不可考的”。这好像是我们分歧比较大的地方。虽然残酷,但历史确实如此。就拿你说的例子:“一个案件发生了,有人目击了、记录了,法官却根本不承认一般。”但你可以保证目击人就目击了全部的过程和细节吗?简单的案件可能可以。但复杂的呢?甚至是为了某些阴谋而特别演出的呢?(比如陈水扁的“两颗子弹”)。记录也不完全可靠,会因为案发地点环境,记录人的文笔、情绪、立场等等而出现偏差。同理,读记录的人也是一样。更不用说历史在经过时间的冲涮,有多少关键的细节被掩埋掉了。如果一切都像你说的那么完美的话,现实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貌似“证据确凿”的冤假错案了。因为人的视野和能力有限,所以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历史学家的会尽量考证,但也只能是比较接近真实历史。
还有“心中的经典”。只是说明:每个心中都有自己原则与判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佛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觉得这个翻译不好,会人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人产生误解。)一百个人读论语,会有一百种看法。虽然中间应该会有相同的部分,但不可能是全部相同。如果非要说谁是最正确了,那只有孔老夫子。但孔夫子已经不在了,所以每个人在心中都自己的一份理解。虽然并不一定正确。
“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那段是从网络上复制的。因为那已经可以要表达我的意思了,所以那根本就不是易中天的原话。虽然很多人对于这两个词是从易中天那里听来的。但我认为历史学本来就是这样,只是个用词而已,并不是易中天原创,所以我当然不注明是易中天的。
PS:你对我的N多意见都有误解。如果要回贴的话,
你我都先看上N遍,思考5分钟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