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runpin 写了:怎么感觉像我大清朝的某个贝勒爷或军机处行走说的,很爷们儿的话,所谓“无毒不丈夫”嘛。matri 写了:中国不能使用的东西多了,何况我不觉得这个事情上百度有什么错,商业竞争本就如此,面对google这种强势的竞争对手,弱小的竞争者采用各种手段人为造成进入障碍,姑且不论这些手法是否卑劣,但的确是一种好的保护本地市场的办法。
可惜忘了前面一句:“量小非君子”。
[教学]百度的原罪—封杀Google的黑内幕
- runpin
- 帖子: 647
- 注册时间: 2005-09-29 11:13
- 来自: Boston, MA
《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roylez 写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runpin 写了:怎么感觉像我大清朝的某个贝勒爷或军机处行走说的,很爷们儿的话,所谓“无毒不丈夫”嘛。matri 写了:中国不能使用的东西多了,何况我不觉得这个事情上百度有什么错,商业竞争本就如此,面对google这种强势的竞争对手,弱小的竞争者采用各种手段人为造成进入障碍,姑且不论这些手法是否卑劣,但的确是一种好的保护本地市场的办法。
可惜忘了前面一句:“量小非君子”。
《汉宫秋》杂剧第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楼上的“无度“典出何处?莫非指纵欲之”无度“,敛财之”无度“抑或其他之“无度”?
- roylez
- 帖子: 1928
- 注册时间: 2005-10-04 10:59
- 来自: 上海
google一下。runpin 写了:《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roylez 写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runpin 写了:怎么感觉像我大清朝的某个贝勒爷或军机处行走说的,很爷们儿的话,所谓“无毒不丈夫”嘛。matri 写了:中国不能使用的东西多了,何况我不觉得这个事情上百度有什么错,商业竞争本就如此,面对google这种强势的竞争对手,弱小的竞争者采用各种手段人为造成进入障碍,姑且不论这些手法是否卑劣,但的确是一种好的保护本地市场的办法。
可惜忘了前面一句:“量小非君子”。
《汉宫秋》杂剧第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楼上的“无度“典出何处?莫非指纵欲之”无度“,敛财之”无度“抑或其他之“无度”?
- runpin
- 帖子: 647
- 注册时间: 2005-09-29 11:13
- 来自: Boston, MA
呵呵,google地太”无度“了吧,这种”无度“的地道听途说也当真了。。。roylez 写了:google一下。runpin 写了:《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roylez 写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runpin 写了:怎么感觉像我大清朝的某个贝勒爷或军机处行走说的,很爷们儿的话,所谓“无毒不丈夫”嘛。matri 写了:中国不能使用的东西多了,何况我不觉得这个事情上百度有什么错,商业竞争本就如此,面对google这种强势的竞争对手,弱小的竞争者采用各种手段人为造成进入障碍,姑且不论这些手法是否卑劣,但的确是一种好的保护本地市场的办法。
可惜忘了前面一句:“量小非君子”。
《汉宫秋》杂剧第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楼上的“无度“典出何处?莫非指纵欲之”无度“,敛财之”无度“抑或其他之“无度”?
- runpin
- 帖子: 647
- 注册时间: 2005-09-29 11:13
- 来自: Boston, MA
“不要害怕敌人,他顶多把你杀死;不要害怕朋友,他顶多把你出卖。害怕的是冷漠无情的人,他既不杀死你,也不出卖你,但是十诫上所以有出卖和谋杀,只是由于他的默许!”我不是google的 人不是baidu的人 关我鸟事~~~~~baidu 好歹 不反华 google 是反华的 我从来不用 再说对于中文 baidu 比google 好用多了
本来不想回复你,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谁去改变谁的做法很可笑,但是阁下未免愤青得莫名其妙了。
我懂不懂汉语不重要,关键是你懂不懂做学问的基本方法。有人指摘我俗语用错了,自己又说不出个道道来,阁下既然也不懂,拜托就不要瞎掺和了,感觉你哪里都要插一嘴,又都是胡言乱语。需要考证吗 你不懂汉语哦 。。
-
- 帖子: 31
- 注册时间: 2006-10-18 18:03
Google出来的。如果真要什么非常确凿的证据的话,只能自己去博物馆里找了。因为网上都“复制/粘贴”的。至于是“无毒不丈夫”还是“无度不丈夫”,自己去鉴别吧。我自己的意见是,不管古时原文怎样。我认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才是正确的。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
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首
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
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
来形容大丈夫了?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
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
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
八斗的"君子 "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
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那些
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
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
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
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
,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 ving
- 帖子: 3741
- 注册时间: 2007-07-29 16:47
- 来自: 地精魔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