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帖子
由 palm72 »
WINDOWS当然是一个很优秀的操作系统.不过关键是先在一台PC里面可以让WIN和U并存.这样整体思考,各自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谈谈MS.我觉得MS和BILL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软件商业化上的贡献.下面是我在BLOG写的一些文章的摘录.
微软公司虽然不像google公司给人一种伟大、高尚的纯粹企业文化理念。也不像苹果公司给人一种简单、时尚的亲切感。但这也不能磨灭微软公司对我们的贡献。它不可能像google一样,在改变我们的网络生活方式的同时,贡献诸如google earth,Gmail等方便我们生活的软件〔更难得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使用大多数功能都是free的。而苹果公司给我们带来艺术品级别的工业设计能力的同时,也给曾经模式化,高门槛的 pc产业带来了点燃灵感的激情和普及的可能。最后也让模仿苹果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的微软将易用的X86构架的PC送进了千家万户。
微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盖茨是非常成功的商人。他在银行里那个数不到尾到底一共有多少个ZERO的数字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就像盛大的老板,陈天桥所说的:“《传奇》是个垃圾游戏,但盛大是个伟大的公司”一样。虽然windows系统不稳定,不安全,不高效。但微软是商业上成功的典范——让客户永远离不开它。虽然客户的理由有很多种,但“不得不用”绝对是很大一部分人给出的答案。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服务,一流企业做标准。微软的资本在那里你可以看到。
说完我对微软和垄断的看法后,再来谈谈开源。在1970年代早期,盖茨写了一封著名的《致爱好者的公开信》,震惊了计算机界。盖茨在公开信中说:“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的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三年的开发时间,并且发现所有的错误、编写文档以及免费发布这个产品?”盖茨宣称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计算机爱好者们不应该在不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复制电脑程序。(当时的计算机界受到黑客文化影响,认为创意与知识应该被共享。这就是开源思想的起源)。盖茨的看法才是符合经济学原理和商品价值原理的。简单的开源、交流和学习并不能帮助软件产业的发展。反而在剥夺了程序员的利益,大多数人会像王开源那样仗着开源有理的狗屁理论白用人家的劳动成果。他有什么贡献?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
开源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义务.
有偿的原则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商业化,让编写枯燥计算机语言的人拿到了面包。让客户在系统漏洞出现的时候有人马上写出补丁为其挽回损失。如果这一切都是一种义务的话。恐怕只有雷锋同志愿意去做,可惜雷锋同志在1962年8月15日死了。
我在教室里写完这篇博文,用的是使用windows mobile 2003系统的PPC完成的。
END
如果算上MS在移动设备上(就是手持设备)的系统 MS smartphone系统和 pocket PC系统的话..我觉得这2个系统比NOKIA的SAYBIAM要要用,人性化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