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VS “Mac OS X”

不同视角、不同观点、深度探讨,禁止人品和道德攻击
回复
头像
jimhu
帖子: 1322
注册时间: 2006-01-25 22:29
来自: 上海
联系:

Re: “Ubuntu” VS “Mac OS X”

#16

帖子 jimhu »

枕戈待旦 写了:瑞星、卡巴斯基、诺顿,这些杀毒软件(带防火墙)有没有“Ubuntu”和“Mac OS X”的版本?
“Ubuntu”和“Mac OS X”不装杀毒软件行吗?


:em02 :em11

Avast!有Linux和Mac版本,其中Linux版本免费,Mac版本收费。
Norton也有Linux和Mac版本,似乎全部都是收费产品。
Kaspersky似乎是仅仅有一个Beta的Mac版本,Linux产品也有,不过也都是收费软件。
瑞星准确地说,并不是一个杀毒软件公司,而是一个娱乐公司。相似的还有,百度是一个公关公司,TX是腾讯最高法院。

Linux很少中病毒,不过如果一定要保险点,装一个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免费产品。

具体可以参考一下:
http://linuxtoy.org/archives/3_free_ant ... linux.html

最后补充一个ClamAV,似乎Ubuntu的源里面就有。
* MACBOOK MB063CH/B
OS:Snow Leopard/XP
* AMD X2 3600+/2G RAM/160GB+500GB Seagate/7300GT
OS:Arch/Vista

Kubuntu User #18899

=================================
Full Circle中文杂志 | Ubuntu社区独立发行的电子月刊
http://www.freeearth.org.cn
阿笨猫
帖子: 116
注册时间: 2006-11-09 9:33

Re: “Ubuntu” VS “Mac OS X”

#17

帖子 阿笨猫 »

jimhu 写了:
枕戈待旦 写了:瑞星、卡巴斯基、诺顿,这些杀毒软件(带防火墙)有没有“Ubuntu”和“Mac OS X”的版本?
“Ubuntu”和“Mac OS X”不装杀毒软件行吗?


:em02 :em11

Avast!有Linux和Mac版本,其中Linux版本免费,Mac版本收费。
Norton也有Linux和Mac版本,似乎全部都是收费产品。
Kaspersky似乎是仅仅有一个Beta的Mac版本,Linux产品也有,不过也都是收费软件。
瑞星准确地说,并不是一个杀毒软件公司,而是一个娱乐公司。相似的还有,百度是一个公关公司,TX是腾讯最高法院。

Linux很少中病毒,不过如果一定要保险点,装一个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免费产品。

具体可以参考一下:
http://linuxtoy.org/archives/3_free_ant ... linux.html

最后补充一个ClamAV,似乎Ubuntu的源里面就有。
相似地,Mac也有免费的ClamXav,不过对付的主要是Windows病毒。
mengln
帖子: 4
注册时间: 2009-01-17 13:17

Re: “Ubuntu” VS “Mac OS X”

#18

帖子 mengln »

本人用MAC将近10年,总的来说,os X比较呆板,软件较少但精,毕是要钱的东西。如果在苹果上装os X太简单了,软件也一样,是我用过的最傻瓜化的系统。当然装PC上就比较有难度,这得看你的硬件了,搞不好装了系统但驱动又上不了,一堆麻烦,但一旦装好了就没什么好搞的了。本人的机子上也上了10.56驱动也全了。
ubuntu的稳定性还比不上os X,优势在于其多变的外观和开放而多样的软件等等,这些大家都知道。

总的说来,os X是工作用的系统,U是个人更多用来娱乐吧。
xufund
帖子: 188
注册时间: 2007-05-06 2:11

Re: “Ubuntu” VS “Mac OS X”

#19

帖子 xufund »

jimhu 说得很实在呀。苹果好看不好吃。等哥们有了钱再考虑吧
seenxu
帖子: 229
注册时间: 2008-04-26 7:47
来自: 德国 斯图加特

Re: “Ubuntu” VS “Mac OS X”

#20

帖子 seenxu »

我是用了4年多的mac转到linux的,mac让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可定义程度不如linux这么灵活,虽然有macports这个项目,但是,使用port的软件还是有这样那样不方便的地方,而且,经常的beach ball实在让人觉得不爽,也就是说系统的反应速度不够让人满意(mac pro我也用过,还是不满意),后来就换linux了,而且,mac太浪费资源,我这里5000人民币的台机装linux跑的飞快,同样价钱的mac mini就要差很多了。

说了这么多mac的缺点,优点我也不说了,太多!想给要买苹果的朋友一个忠告,如果你是搞平面设计的,做视频编辑的,或者音频相关的工作,不用想了,买mac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欢迎访问斯图论坛 stu-cn.de
seenxu
帖子: 229
注册时间: 2008-04-26 7:47
来自: 德国 斯图加特

Re: “Ubuntu” VS “Mac OS X”

#21

帖子 seenxu »

mengln 写了: ubuntu的稳定性还比不上os X,优势在于其多变的外观和开放而多样的软件等等,这些大家都知道。

总的说来,os X是工作用的系统,U是个人更多用来娱乐吧。
本人从10.2.x开始接触mac, 用的时间也不短了,此间无数次死机,用linux为止(1年多点吧),一次都没有死机。。。差距阿!
mengln 写了: 总的说来,os X是工作用的系统,U是个人更多用来娱乐吧。
mac/linux都是工作用的系统,我就是因为工作从mac转到linux了。
欢迎访问斯图论坛 stu-cn.de
comsong.cn
帖子: 33
注册时间: 2007-11-18 15:18

Re: “Ubuntu” VS “Mac OS X”

#22

帖子 comsong.cn »

个人觉得用MAC的很高级~~很爽
billbear
帖子: 3681
注册时间: 2008-05-03 23:42

Re: “Ubuntu” VS “Mac OS X”

#23

帖子 billbear »

jimhu 写了: 事实上,Leopard安装和U差不多,只不过,U在兼容GUID硬盘分区表上有点问题。所以安装完U后,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8.04会导致U不能启动,8.10则会导致所有操作系统都不能启动。。。 :em06
这个是从 8.04 开始的。parted、gparted 和安装程序都会把 mbr 分区表变成单个 gpt 分区。实际上这是标准 gpt 磁盘的方式,所以也不能说是 bug: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ID_Partition_Table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MB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k is to prevent MBR-based disk utilities from mis-recognizing, and possibly over-writing, GPT disks. A single partition, encompassing the entire GPT drive, is indicated. The System ID for the partition is set to 0xEE, indicating that it uses GPT. Because of this, EFI ignores the MBR. Some 32-bit OSes which cannot read GPT disks nevertheless recognize this ID and present the disk as an inaccessible GPT disk. Older OSes will generally recognize the disk as containing one partition of unknown type and no empty space, and then they'll typically also refuse to modify the disk unless the user explicitly requests and confirms the deletion of this partition. This way, accidental erasures are minimized.

If the disk is larger than two terabytes (the maximum partition size in the legacy MBR), the size of this partition is marked as 2 TB, ignoring the rest of disk.
对于 mac 这样混合使用 mbr/gpt 的,没有选择地改变 mbr 分区表为标准 gpt 显然是粗暴的。我们报告过这个问题,希望弹出提示是否改变 mbr 表,但是似乎 ubuntu 并不打算考虑。所以从 8.04 开始,我改用做好的 ghost 映像来安装 ubuntu,顺便发布一下映像。这就是那个 ghost ubuntu 的由来。ghost 还是蛮好用的,而且认识 gpt。我的 ubuntu 分区安排在第 5 主分区,是 gpt-only 的,省得操心 mbr/gpt 同步问题。安装好之后永远不要运行 parted、gparted...
jimhu 写了: Ubuntu的话,除了摄像头iSight不能工作以及触摸板不能正常工作外,也都正常。当然,我从来都没有成功弄好过触摸板,文档虽然有,但真的是非常非常麻烦。iSight的话,很好搞定,只要复制一个Fireware就可以了。这也远远比Windows装完除了显卡正常工作,其他都不正常好的多得多了。
在 8.10 下,触摸板是这样弄的:
sudo gedit /etc/hal/fdi/policy/appletouch.fdi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deviceinfo version="0.2">
<device>
<match key="input.x11_driver" string="synaptics">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VertTwoFingerScroll"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HorizTwoFingerScroll"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TapButton1"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TapButton2" type="string">3</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TapButton3" type="string">2</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FingerLow" type="string">10</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FingerHigh" type="string">20</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PressureMotionMinZ" type="string">10</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ClickFinger1"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ClickFinger2" type="string">3</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ClickFinger3" type="string">2</merge>
</match>
</device>
</deviceinfo>
双指滚动好像还是没有 osx 下好使,不过触摸板右侧仍然可以单指滚动。
isight 我倒是从来没想过要去整它,说一下您的详细步骤,我也弄弄看。
头像
jimhu
帖子: 1322
注册时间: 2006-01-25 22:29
来自: 上海
联系:

Re: “Ubuntu” VS “Mac OS X”

#24

帖子 jimhu »

billbear 写了:
jimhu 写了: 事实上,Leopard安装和U差不多,只不过,U在兼容GUID硬盘分区表上有点问题。所以安装完U后,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8.04会导致U不能启动,8.10则会导致所有操作系统都不能启动。。。 :em06
这个是从 8.04 开始的。parted、gparted 和安装程序都会把 mbr 分区表变成单个 gpt 分区。实际上这是标准 gpt 磁盘的方式,所以也不能说是 bug: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ID_Partition_Table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MB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k is to prevent MBR-based disk utilities from mis-recognizing, and possibly over-writing, GPT disks. A single partition, encompassing the entire GPT drive, is indicated. The System ID for the partition is set to 0xEE, indicating that it uses GPT. Because of this, EFI ignores the MBR. Some 32-bit OSes which cannot read GPT disks nevertheless recognize this ID and present the disk as an inaccessible GPT disk. Older OSes will generally recognize the disk as containing one partition of unknown type and no empty space, and then they'll typically also refuse to modify the disk unless the user explicitly requests and confirms the deletion of this partition. This way, accidental erasures are minimized.

If the disk is larger than two terabytes (the maximum partition size in the legacy MBR), the size of this partition is marked as 2 TB, ignoring the rest of disk.
对于 mac 这样混合使用 mbr/gpt 的,没有选择地改变 mbr 分区表为标准 gpt 显然是粗暴的。我们报告过这个问题,希望弹出提示是否改变 mbr 表,但是似乎 ubuntu 并不打算考虑。所以从 8.04 开始,我改用做好的 ghost 映像来安装 ubuntu,顺便发布一下映像。这就是那个 ghost ubuntu 的由来。ghost 还是蛮好用的,而且认识 gpt。我的 ubuntu 分区安排在第 5 主分区,是 gpt-only 的,省得操心 mbr/gpt 同步问题。安装好之后永远不要运行 parted、gparted...
jimhu 写了: Ubuntu的话,除了摄像头iSight不能工作以及触摸板不能正常工作外,也都正常。当然,我从来都没有成功弄好过触摸板,文档虽然有,但真的是非常非常麻烦。iSight的话,很好搞定,只要复制一个Fireware就可以了。这也远远比Windows装完除了显卡正常工作,其他都不正常好的多得多了。
在 8.10 下,触摸板是这样弄的:
sudo gedit /etc/hal/fdi/policy/appletouch.fdi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deviceinfo version="0.2">
<device>
<match key="input.x11_driver" string="synaptics">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VertTwoFingerScroll"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HorizTwoFingerScroll"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TapButton1"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TapButton2" type="string">3</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TapButton3" type="string">2</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FingerLow" type="string">10</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FingerHigh" type="string">20</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PressureMotionMinZ" type="string">10</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ClickFinger1" type="string">1</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ClickFinger2" type="string">3</merge>
<merge key="input.x11_options.ClickFinger3" type="string">2</merge>
</match>
</device>
</deviceinfo>
双指滚动好像还是没有 osx 下好使,不过触摸板右侧仍然可以单指滚动。
isight 我倒是从来没想过要去整它,说一下您的详细步骤,我也弄弄看。
触摸板的话,我试着从英文Wiki上面复制相关的配置代码,可以双指滚动,但是不可以双指单击右键。我还有下载过英文论坛里面一位大虾做的一个DEB软件包,据说装完以后可以搞定所有问题,但是装完,连X都不能启动了。。。所以8.10就没有弄过了。

其实我平时也不用iSight的,只是因为不知什么原因,Kopete只要一开“配置”就会失去响应。后来观察发现,iSight的灯亮着,估计是驱动方面的问题,所以才研究了一下。
iSight我是这么操作的。
首先,要获取iSight的Firmware,苹果分区的/System/Library/Extensions/IOUSBFamily.kext/Contents/PlugIns/AppleUSBVideoSupport.kext/Contents/MacOS/AppleUSBVideoSupport,把它复制到Ubuntu根目录/lib/firmware/下。

然后,安装isight-firmware-tools
sudo apt-get install isight-firmware-tools

最后,解压缩Firmware就可以了。
sudo ift-extract -a /lib/firmware/AppleUSBVideoSupport

验证是否在这个目录下面有一个isight.fw,如果有的话,安装应该就成功了。
============================================================
分区表的话,如果没有阅读任何文档,那么装完Ubuntu 8.10后,无论是否使用Gparted分区,无论把Grub装在MBR还是装在安装分区上,重新启动电脑,只会看到一个闪烁着的带问号的文件夹,同时安装的Windows和MacOSX都不能启动。这明显是一个BUG,而且并没有得到重视。当然,如果不安装Grub的话,倒是可以保证其他操作系统的启动,但U是不能启动的。
* MACBOOK MB063CH/B
OS:Snow Leopard/XP
* AMD X2 3600+/2G RAM/160GB+500GB Seagate/7300GT
OS:Arch/Vista

Kubuntu User #18899

=================================
Full Circle中文杂志 | Ubuntu社区独立发行的电子月刊
http://www.freeearth.org.cn
419895016
帖子: 5
注册时间: 2009-01-28 22:19

Re: “Ubuntu” VS “Mac OS X”

#25

帖子 419895016 »

sonic370 写了:这个东西不好说,谁用谁知道。一年了。linux是师傅。而我永远是个小沙弥。mac是朋友,而我们永远只是朋友。windows是老婆。永远气的你要死要活。俗话说的好老婆用起来最方便。可是老婆发气火来也最严重。 :em11

三楼精辟! :em09
poet
帖子: 2841
注册时间: 2006-09-11 22:47

Re: “Ubuntu” VS “Mac OS X”

#26

帖子 poet »

枕戈待旦 写了:请问:“Ubuntu”最新版,和苹果“Mac OS X Leopard”对比,两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多谢高人详细讲解!
(注:我知道Mac OS X系统的售价较贵)。
Mac OSX 是免费的。但不是自由的。

如果你把Mac OSX安装在苹果以外的电脑,是侵权行为(当然有很多人这么做)

至于你在苹果电脑中安装ubuntu,苹果官方已经说明不提供技术支持,也不提供保修。

所以比较这种系统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你或者是比较一下硬件。
头像
why_790721
帖子: 295
注册时间: 2006-12-01 22:28

Re: “Ubuntu” VS “Mac OS X”

#27

帖子 why_790721 »

回4楼的:“肯定Mac装完就支持所有硬件,并且100%兼容”。
指的是MAC机还是PC电脑?
如果是PC电脑的话,这句话肯定是错的!
我的机子装完MAC之后显卡、声卡、网卡全都认不出来,这叫100%兼容?
我个人认为MAC的兼容性不如ubuntu的好,毕竟MAC刚刚从ppc转移到intel处理器。
而我装ubuntu时根本就没有不兼容的问题。
纯属个人观点,不针对个人。
上次由 why_790721 在 2009-02-08 20:59,总共编辑 1 次。
CosyNC
帖子: 3
注册时间: 2008-11-02 14:54

Re: “Ubuntu” VS “Mac OS X”

#28

帖子 CosyNC »

why_790721 写了:回4楼的:“肯定Mac装完就支持所有硬件,并且100%兼容”。这句话是错的!
我的机子装完MAC之后显卡、声卡、网卡全都认不出来,这叫100%兼容?
我个人认为MAC的兼容性不如ubuntu的好,毕竟MAC刚刚从ppc转移到intel处理器。
而我装ubuntu时根本就没有不兼容的问题。
纯属个人观点,不针对个人。
纠正下:
1.Mac OS X 是给 Macintosh 机器装的,不是给你 PC 装的,对于 Macintosh 来说,就叫百分之百兼容。PC 你想要兼容性得看你配置了。
2.Mac 自 2006 年就从 PowerPC 转向 Intel,都三年了,不能说刚刚从把。而且现在大多数能用到的的 Mac 程序都是支持 Intel 和 PowerPC 处理器。
头像
why_790721
帖子: 295
注册时间: 2006-12-01 22:28

Re: “Ubuntu” VS “Mac OS X”

#29

帖子 why_790721 »

使用powerPC处理器所以叫PPC机,使用intel或AMD处理器的叫PC机,对吧!
但是MAC系统使用intel处理器了,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CosyNC
帖子: 3
注册时间: 2008-11-02 14:54

Re: “Ubuntu” VS “Mac OS X”

#30

帖子 CosyNC »

why_790721 写了:使用powerPC处理器所以叫PPC机,使用intel或AMD处理器的叫PC机,对吧!
但是MAC系统使用intel处理器了,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都统一叫 Macintosh (中国叫苹果机),只不过是 PowerPC/Intel 这两种 CPU 不同罢了。
严格的说,从使用范围来说 Macintosh 也应该属于 PC 一类(个人电脑)。不过 PC 开始指 IBM PC 机,不过后来 WINDOWS 大面积流行,人们都把市面上能装 Windows 的机器叫 PC 机了。


大概是这个意思,有高手继续来补充
回复